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30年的黄鸡业看广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01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57

30年的黄鸡业看广东

前言:广东是畜牧大省,黄鸡是广东省家禽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在消费需求和科技进步的带动下,广东黄鸡业保持较快发展,产量、产值不断增加,家禽出栏量全国排名第二。

家禽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保障了禽畜产品市场的供给,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改善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广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上世纪70年代)

(1)江高模式:“公司+农户”—体化经营的雏形。

(2)继上海红旗机械化鸡场后,全国第二个机械化鸡场白云机械化鸡场投产。

(3)香港民间选育石岐杂鸡的引进与利用。

2开创阶段(1981~1995年)

(1)温氏食品集团“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

(2)配合“我国黄羽肉鸡杂交组合和繁育体系建设”攻关项目实施,院校与企业合作成立黄羽肉鸡选育推广应用协作组。

(3)品系配套系的选育。

(4)意大利政府贷款,引进FACCO公司成套养鸡设备进场消化吸收。

(5)祖代、父母代白羽肉鸡的首次引进饲养。

(6)力康百万蛋鸡项目的投产。

3快速阶段(1996~2005年)

(1)种禽良种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

(2)供港鲜活产品地位的确立——主要生产基地。

(3)多间按欧盟卫生标准建立的家禽屠宰加工厂相继投产。

(4)广州“黄鸡活体基因库”的建立。

4调整阶段(2005~2010年)

(1)受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生产资料高位运作、劳动或本攀升、供港活鸡市场销售模式转变等因素的制约,进入平稳健康发展阶段。

(2)粤港合作,冰鲜鸡是主要的销售产品,家禽批发市场严格执行新街市标准,有效控制两地禽流感的发生。

(3)生态与健康养殖成为主潮流。

二产业概况

“十一五”期间,黄鸡年平均饲养量10.5亿只,出栏量约8.2亿只,供港冰鲜鸡3849万只/年,活鸡291万只/年,鸡苗131万只/年,年父母代推广1600多万套,接近全国父母代销售量的二分之一。

三品种类别

地方品种: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封开杏花鸡、信宜怀乡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

改良品种:快速型,快大黄和铁脚麻为主,49~56天上市,公母平均1.6千克;中速型,麻黄鸡系列产品为主,公鸡56~60天出栏,平均1.6千克;母鸡65~90天出栏,平均1.6千克;慢速型,土鸡系列产品,母鸡90-120天上市或者更早,平均1.3~1.5千克。三类黄鸡市场份额约为30∶40∶30。

四企业经营模式与定位

“北繁南养”经营模式:南北资源优化配置的分工合作。

生产主导型:“公司+基地+标准+市场”产业化模式,特点是成本低、质量高、规模大,方式是对手买卖,以活体销售为主要手段。温氏食品集团就是这一模式成功的范例。农业部公告第1708号

销售主导型:“龙头加工企业+基地+市场+品牌”模式。例如家顺康、唐顺兴等企业。

生产营销综合型:以一条龙连锁带动,促进流通,提升品牌。例如天农食品集团等企业。

五科技应用与创新

1品种改良

(1)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利用。

各地方品种的饲养技术规程的制定。

(2)国外引进品种。

香港民间选育4个不司类型石岐杂鸡群体,首次从以色列KABIR育种公司引进隐性白羽鸡、ANAK育种公司的超速黄羽鸡,加拿大SHAVE育种公司的明量黄鸡,法国ISA、SASO育种公司引进矮小隐性白羽鸡、矮小黄羽鸡快慢羽四个纯系,含黄芦花基因的隐性白羽鸡。

(3)品种培育

广源鸡、粤黄882配套系选育成功,开创了我国黄鸡育种的先河。

导入矮小基因,成功地培育出具有肉质、繁殖性能及环境友好优势的7个配套系。

应用分子遗传标记辅助手段对快慢羽基因、隐性白羽和显性白羽基因、繁育性能相关基因进行检测,以及第二性征的改良应用于黄鸡育种,效果显著。

数量遗传技术在育种和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加快了遗传进展,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2规范种禽的生产经营

贯彻《畜牧法》: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

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黄羽肉鸡配套系18个。快速型:岭南黄鸡I、II号配套系,墟岗黄鸡I号配套系,新广黄鸡K966和铁脚麻配套系,粤禽皇2号、3号配套系。中速型:康达尔黄鸡128配套系、南海黄麻鸡1号配套系、江丰金钱麻配套系、新兴矮脚黄鸡配套系、新兴竹丝鸡3号配套系。慢速型:弘香鸡配套系。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的颁发,祖代场验收制度的落实,促进广东省黄鸡生产持续发展,全省16家祖代场验收合格。标准化示范场的验收全国排名第二。

3饲养管理技术与设备的创新

制定配套系相关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笼养种鸡的饲养工艺、人工授精技术,明显提高了种鸡场的综合效益。

落实种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保证了我省家禽业的健康发展。

黄羽肉鸡系列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和新型添加剂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我省的年饲料产量占全国八分之一,广东农科院畜牧所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体制创新的一批畜禽设备制造厂脱颖而出,填补了我国畜禽设备制造业的空白。在引进国外设备消化吸收基础上,湿帘降温、自动化饮水、喂料生产线,笼养鸡成套设备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了我省饲养的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进程。其中,广兴牧业全套热浸锌防腐工艺国际领先。

六未来发展与探讨

l生态健康养殖

经济发展转型对不同区域传统生态放养模式的挑战,新时期饲养工艺的升级改造,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畜禽生产与环境友好(粪污无害化化处理)。

2资源优化与结构调整

具有地理标志的地方品种和优质型仿土鸡开发是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双反”案后,白羽肉鸡产品市场消费需求缺口较大,需再探快大自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协调发展之路。南方白羽肉鸡难养论的总结与反思。

3疫病防治与净化

加快种鸡淋巴白血病、白痢、霉形体等净化与检测方法的研究。

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商业育种中运用分子细胞育种及数字信息技术。

选择强度、准确性、遗传变异、有效群体含量。

平衡育种要把握好经济指标与环境友好之间的平衡。

目前,我省肉禽具有知名度的加工品牌与猪、牛、羊、水产行业相比仍有缺失。奶业生产营销综合型品牌经营模式值得借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