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加快实用科技成果转化。推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机制,实行了“定点、定人、定责、定服务内容、定考核奖惩”的五定责任制。
二是开展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实用科技推广面。我们重点推广了饲料玉米种植、人工种草、青贮、氨化新技术,畜禽良种杂交利用、沼气治污技术等实用新技术和元坝总结的“三链合
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低碳循环”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有效开发利用了畜禽生产资源,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是规范建设养殖基地,提升畜禽养殖设施现代化水平。全市全年配套安装母猪产床、保育栏、限位栏3500台(套),配置仔猪电热板、保温箱、饮水器等设施设备3.2万个,累计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户1855户、23.2万㎡。
四是开展科技合作,增强畜牧科技联合攻关和推广能力。我市与四川省畜科院科技合作,就畜牧生产中“育种、养殖、管理、疫病防治”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推广培训,全年先后在全市养殖重点乡镇或养殖场设立建立博士服务站19个,组织科普讲座2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3000人余(次)。
五是开展畜牧科技攻关,取得丰硕科技成果。全市畜牧兽医科技和管理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多项科技成果将获省、市、县区政府奖励。
六是开展科技帮扶,助农增收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组织畜牧科技人员687余名对3435户农户进行科技帮扶,实现了帮扶对象人均增收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