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武清加快养殖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2-19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659

武清加快养殖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养殖业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让武清区更多的养殖户接触到了先进管理技术带来的便捷,加快了畜牧养殖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促进了武清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记者来到武清区畜牧水产发展服务中心奶业办公室,技术员刘晶阳正准备给一家奶牛场打电话,他发现当天奶牛场干奶工作没更及时新。记者随即记录下了这段对话。

“我从平台上看见你那个有些干奶预警全都过期了,信息员还没往上录入。比如说耳号是零八零九一五,今天是二号昨天应该干奶他没干。”

“有可能这月他们是推迟干奶。”

“那您看让信息员尽快补一下。”

“好好,这个信息平台很好,为我们提供了很准确的信息。”

技术员刘晶阳告诉记者,他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武清养殖业信息平台,看看牛只档案和智能预警的上传情况,督促奶牛场及时更新完善牛只档案,便于监管。

除了一些数据的查看,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对全区的五十二家奶牛养殖场的饲料投放、挤奶等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武清区畜牧水产业服务中心奶业办公室技术员刘晶阳说:“全区每个牛场配备了一套电脑系统,一套监控系统,每个牛场八个摄像头,共享百兆光纤,它的饲料间出奶间运送场,实时监控吧,防止添加一些不良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信息平台的优势已经显现并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今年五十岁的张自然是王庆坨镇农民,二零零一年建立养牛场,目前养殖规模已达到六百头,年产值达八百万元。她早已不满足于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正在向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养殖发起挑战。如今,她和丈夫每天在电脑前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就能了解奶牛一天的状况。

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应用,为武清养殖业搭建一个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同时也为养殖户提供更加及时优质的技术服务,有利于树立本地区畜牧行业的良好品牌形象。

据了解,现在武清区奶牛数量达到五万多头,日产优质生鲜乳超过七百吨,已经成为京津之间最大的奶牛绿色生态养殖基地。(责编:魏月明)


 
本文导航:
  • (1) 武清加快养殖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养殖业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让武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