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海南生猪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从进岛到出岛的历史性跨越,2011年出岛突破200万头。深入研究“猪周期”,对促进我省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大家分析海南可走出“猪周期”的原因及保障措施。 |
涨一年、平一年、跌一年,生猪价大起大落,3年一个周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猪周期”。近年来,海南生猪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从进岛到出岛的历史 性跨越,2011年出岛突破200万头。深入研究“猪周期”,对促进我省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猪周期”原因分析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8次波动周期,标志是价格年环比增长超过10%。其中,1994年、2008年、2011年3次为大波动,价格年环比增长超过50%。
1985年猪价第一次大波动。当年,我国猪肉购销提示取消统派购,实行指导价,价格大涨34.8%。此后,猪价进入“高价多养、多养低价、低价少养、少养高价”的重复往返的波动循环之中。
2011年是我国猪价第八次波动。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猪价历经21个月低迷,最低跌至每公斤8.8元,导致部分散养户、管理不善规模场宰母猪退出行业。2010年6月生猪价格回升,2011年7月达到高峰,预计至2012年4月猪价仍高位运行。
为什么会出现“猪周期”现象?据笔者分析,大起大落的猪周期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生猪生产产量不稳定。生猪生产没有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一方面我国用地、劳力、资金急剧向工业和城市流动,生猪发展速度减缓;另一方面居民收 入快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猪肉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受比较效益低、疫病难控制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生猪生产产量起伏不定。
二是标准化规模饲养程度低。在生猪价格历次波动中,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2011年农业部对全国2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养猪户占所有农户的比重为22.74%,仍占不小比例。
三是疾病加剧产业波动。如,2006年下半年以来,部分生猪主产省暴发猪蓝耳病疫情,除生猪直接死亡损失外,还导致患病母猪流产或死胎。又 如,2010年冬季到2011年春季,一些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个别养殖场小猪死亡率高达50%。疾病导致供应减少,大大推动猪肉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