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苍溪县把畜牧业纳入了“1+3”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农业高点跨越,使其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十一五”末,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 23.9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相继建成了国家级育肥猪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无公害肉猪生产基地县、四川长毛兔之乡,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重点县、全省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之一。
调整优化结构
特色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一是生猪产业稳步推进。沿“国道212线、苍剑(苍溪至剑阁)线、苍巴(苍溪至巴中)线”的公路沿线乡镇打造生猪优势产业带,规划落实生猪生产专业乡镇24个。二是全力实施肉兔、毛兔、獭兔“三兔”并举,规划打造10个毛兔优势产业带、20个肉(獭)兔优势产业带,已建设兔养殖小区43个(其中:獭兔1个、肉兔40个、毛兔2个),2010年出栏商品肉兔201.3万只,存栏毛兔479.1万只,兔业产值达到4.8亿元,农民养兔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上。三是全力推进剑门关牌土鸡产业发展。集中成片,规划打造土鸡产业化基地乡镇10个。目前全县建设饲养规模万只以上的规模户20户,5000只以上的规模户47户,500只-5000只的规模户438户。四是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全县建有原种场2个(长毛兔良种场1个、伊拉兔祖代兔场1个)、扩繁场22个(生猪良种扩繁场4个、兔良种扩繁场15个、种禽场2个、种羊场1个),已形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通过优品种,调结构,既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又带动了地方特色畜产品发展。“翼博牌猪肉制品”、“梨苑草兔”、“林中鸡”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方特色农产品。
转变生产方式
现代畜牧业发展突飞猛进
一是倾力打造产业园区和养殖小区。依托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按照“种养配套、生态循环”的原则,把畜牧产业园区、养殖小区纳入现代农业园区“三带一区”模式的重要内容,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全县已建现代畜牧业产业园区7个(白桥、永宁肉兔产业园区、三
九、三井、青山观、东青、江南畜牧科技园),正在建设的现代畜牧业产业园区3个(天星、柳池、大地梁土鸡产业园)。岳东镇青龙、歧坪镇旭光等436个养殖小区已建成使用。截止今年10月底,全县共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园区、场、户)2.45万个。二是大力推广现代装备与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六分离六配套”和“零排放”生产技术和“饮水、投料、温控、粪污处理、喷雾消毒、监控信息”等自动化设施设备。并通过以会代训,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各类培训累计1053期、次,培训人数达10.5万人次。三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鸿宇、八仙桥已成为省、市重点农产品规模以上深加工龙头企业,两家企业年生猪宰杀能力分别达100万头以上,且均拥有自营出口权。
强化畜产品安全
产业发展有了健康保障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健全,各项免疫制度健全,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和超过农业部规定指标,畜禽圈舍消毒面达到100%。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队伍作风、养殖标准化、经营市场“三项整顿”确保肉食品和生态“两大安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备案制度,备案率达100%。加强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执法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有效确保了全年无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创新发展机制
一些发展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一是创新产业推进领导机制。建立了“六个一”(一项产业、一位县级领导、一个产业推进办、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主管部门、一套考核办法)产业推进领导机制,在畜牧业用林、用地、养殖风险防范、信贷担保、资金项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二是创新利益链接机制。建立了 “三企共建、四方共赢”经营机制和“平等参与,合作互助,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发展机制,飞天兔业专业合作社拥有“梨苑草兔”注册商标,带动农户230余户,加工生产的肉兔成为百姓喜爱的食品,成为省级示范专合组织。目前,全县已注册畜禽专业合作社79个,带动2.33万户适度规模养殖户,覆盖适度规模养殖户比例达97%。三是创新项目整合建设机制。在畜牧产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整合国土、水利、农能、交通、扶贫等涉农资金,集中打捆建设,有力地发挥了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四是创新信息化建设机制。县畜牧食品局先后开通了畜牧食品信息网、移动短信平台、农政通平台和远程监控系统,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五个平台”(政策宣传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科技服务平台、政务办公平台、远程监控平台),建设了一条从县到乡镇、进村入户的现代信息化高速公路,有力地助推了苍溪现代畜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