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恩施州加快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州已建成标准化村级动物防疫室1000多个,这些村级动物防疫室建成后,通过规范运行,改善了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组织发动。今年2月24日召开的全州畜牧兽医暨春防工作会议,明确了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各县市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快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同时,通过责任状的形式,州政府对县市政府明确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各县市积极行动,对乡、村和防疫员进行了广泛动员和宣传,营造了建设氛围,掀起了建设热潮。
典型带动。巴东、建始、恩施等县市在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方面,起步早、起点高,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从2008年开始,巴东县从三峡库区产业化基金中挤出资金,以行政自然村或相对集中的地方为基础,按照“四有”要求(有牌子、有固定场所、有设施设备、有制度上墙)建起了450个村级动物防疫室,建立健全了村级动物防疫冷链体系。2010年,建始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专门资金,建设了81个村级动物防疫室,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建立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恩施市捆绑80万元资金,建成了170个村级动物防疫室。
工作推动。首先是明确建设要求。州畜牧兽医局根据动物防疫新形势的要求,在对部分县市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和运行情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州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通知》的指导性意见。《通知》在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村级防疫室建设的主要标准,即“五有”(有牌子、有固定场所、有固定人员、有基本设施设备、有规章制度)标准,并明确了村级动物防疫室运行方式和主要职责。其次是推广建设经验。恩施州在推动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过程中,及时总结各县市的先进经验并全面推广。4月26日,州畜牧兽医局在恩施市召开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参观了恩施市已建成的标准化村级动物防疫室。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县市、乡镇对辖区内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实行统一规划,一般是以自然行政村为单位建设,对地域较小、畜禽养殖相对分散的村则征求村委会和养殖户意见后,在养殖户相对集中或辐射带动较广的地方兴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办公场所来源上,根据实际情况,或划拨或购买或租赁,形式灵活多样。巴东县已建成的450个村级动物防疫室中,村委会无偿提供的26个、中心修建的68个、村级动物防疫员利用自己房屋改造的315个、养殖大户无偿提供的5个、租借的36个。二是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室的人员配备以就近安排本村或邻近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主,既方便了养殖户,又减少了村级防疫员的服务成本。三是建设整体推进。按照建设标准,每个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先由乡镇中心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完成固定场所装修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验收合格后,统一采购冰柜等冷链设施和配备制度软件,做到步调一致、整体推进。四是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建设之初,为确保建设进度与质量,由县、乡、村、防疫员之间层层签订建设合同,建成后再分别签订管理合同。同时,依据县市出台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和和绩效考评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于每年年中和年底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两次考核,作为兑现防疫员待遇的依据。五是提高待遇保障能力。各县市除积极争取财政投入,解决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及养老保险外,还鼓励和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畜禽多项技术承包,积极开展经营性服务,多方增加收入,稳定防疫员队伍。第三是加强督办检查。结合全州畜牧兽医暨春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州及县市畜牧兽医局实行领导包片督办责任制,派出督办组对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州政府下达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