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管理、保质量、促发展、强质检,扎实推进大运会各项动植物及食品检验检疫工作,全面部署细化各个关键环节和操作步骤,全力以赴做好大运会的食品安全保障和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工作,勇当大运会检测技术服务先锋。”按照上述工作要求,深圳市大运会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成员之一——深圳检验检疫局动植中心从制度管理、技术服务、外力联合三方面,筑起坚固屏障,力保大运食品安全。
制度先行:确保工作有序
完善的制度管理是确保检测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该中心通过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实施,保证了实验室检测质量体系的高效运行,逐渐形成了“环境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实验室综合实力,为做好深圳大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增加了底气和信心。
“岗位工作月报制度”,有利于实时掌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重大检出阳性复核制度”确保了检测质量准确可靠;“深港实验室长效比对机制”促进了实验室与国际接轨,提升了检测能力;“仪器房间负责人管理制度”以房间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房间内仪器进行管理的模式,提高了仪器的管理效率;“一周六个工作日制度”提高了通关放行速度,确保大运食品高效精准检测;“实验室安全卫生定期检查制度”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技术保障:确保工作质量
打铁还须自身硬。充实队伍,拓展检测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是中心为大运护航的最有力武器。
一个OIE参考实验室、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NACA区域资源中心,近50人的高级技术人员队伍,有博士(后),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有国家质检总局中青年专家等。正是这些“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奥运火炬手”、“广东省杰出岗位技术能手”们,打造了中心技术队伍的强大阵容。
1000余台/套仪器设备,承担了包括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转基因、微生物、细菌学、昆虫、线虫、杂草、品质、水质和组织病理学方面的各种检测和研究。认证认可项目达260项,检测能力达1453项,研制检测试剂盒25种,并成功产业化。正是手中掌握的这些资源和技术,让中心的同志们信心满怀:大运会,我们准备好了!
5月,德国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STEC)疫情,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当即成立病原微生物检测专家小组,研究制定检测方案,完成相关技术储备,并随即开始对相关进口产品开展检测工作,做到了早介入、早分析、早判断、早解决。
内外联动:确保万无一失
大运食品安全的墙,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加固。为此,该中心在严把进出境相关产品的检测质量关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地方政府建立联运机制,主动参与深圳市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卫生监测。今年以来,该中心先后与深圳市地方政府十余家部门和企业签订了动物、水生动物疫病及兽药残留检测委托协议,并建立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机制,为共同防范动物疫病引发的风险,确保深圳市食品的安全卫生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截至目前,中心共接受委托送检样品510批次,合计2040个样品。
大运即大考,这不仅是对深圳市综合实力的考验,也是对深圳检验检疫人的一次大考。深圳检验检疫局动植中心,以一流的技术、过硬的能力、饱满的热情服务大运会,保障供大运进口食品优质安全。
强化合作为大运会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4月29日,深圳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与深圳市福田区动物防疫监督所签署了动物疫病及兽药残留检测委托协议,标志着该中心与地方政府检测机构优势互补、协作联动,共同确保大运期间食品的安全卫生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深化。
根据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对今年4月至8月大运期间部分深圳市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及深圳市区域内的养殖水生动物进行安全卫生监测,确保大运期间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
据悉,作为深圳市大运会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成员之一,深圳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在保障大运安全卫生方面已经进入高效运转阶段。该中心已先后与深圳市农林渔业部门及各个处室、深圳市兽医防疫监督所、深圳市肉品检验所、深圳市饲料监察所、深圳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深圳市各大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为共同防范动物疫病引发的风险,确保深圳市食品的安全卫生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