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周口市利用科学技术探索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23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53

    新华网河南频道2月22日讯   周口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报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遵循其特有的运行规律,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我们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要达到三大零增长,即人口的零自然增长率、资源能源零消耗率、生态退化零增长率。可见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规范和运作途径,从而有可能根本消解长期存在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长期以来,周口市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清洁生产与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行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它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模式。周口地下资源贫乏,能源少,发展循环经济更为迫切。今后,周口农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赢",就必须转变现有的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工业品的依赖度较大,忽视对有机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使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循环经济。

    近几年,我们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强化生态功能,实现了农业优质、高产、高效,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使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同步。我们建立了总面积达80万亩的近百个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仅2003年,周口市就有21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农业部认定。这些基地严格执行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禁用和限用目录,控制和规范限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目前,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全部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化肥的总体投入量与往年相比也有了明显减少,其中农药平均减少 30%,氮肥施用量比往年减少15.6 %。概括起来,周口市在农业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共有4个层次:

    (一)政府主导大循环: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目前,周口市围绕着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态化构建了小麦、油料、畜产品、棉花、蔬菜果品、板材和药材等六大生态产业化链条。

    这六大链条中的每一个链条都各自形成了资源循环,如郸城县的财鑫液糖厂以玉米作原料,除了生产液糖之外,每一吨玉米还可产出680公斤淀粉、90公斤玉米皮、65公斤蛋白粉、50公斤玉米浆、26公斤玉米油。从玉米油中又可提练出玉米色拉油。还可以利用各种产品的下脚料生产出皮芽饼,作为饲料和肥料,饲料用于饲养,肥料再返回到大田。玉米的有效利用率达95%;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以大豆为原料,每吨大豆可生产豆油178公斤、豆粕780公斤,豆粕主要作为饲料或饲料原料,用于动物饲养,大豆的有效利用率达99%。

    这六大链条同是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而且在其将原材料充分利用之后,又将其所谓的废料作为有机肥料或者饲料培植地力、发展畜牧业,促成了农业的安全、生态、高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的排放量。

    (二)企业构建自身小循环:企业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零消耗"、"零污染"抓起,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使一种产品产生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产品形成的原料,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水循环、原材料多层利用和循环使用、节能和能源的重复利用、"三废"的控制与综合利用等良性循环系统。除了上面所谈到的财鑫液糖厂之外,莲花集团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莲花集团的产品和产业链条是:小麦经工业面粉厂加工成工业面粉,进入谷月元粉厂分离出谷月元粉推向市场,生产的小麦淀粉经制糖、发酵、精制生产出味精、氨基酸等产品。小麦初加工过程中生产的麸皮,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糖渣等,每年经饲料公司加工成动物饲料50万吨,反哺农业。味精生产中发酵工段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经浓缩、喷浆造粒和喷雾干燥等工艺,每年生产优质有机、无机复合肥20万吨,回到大田。莲花集团与周围地区的农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均衡发展的统一体,并带动近2万人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建立乡村循环经济模式: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成沼气→沼气液还田施肥;猪粪高温发酵后的肥水养鱼→养过鱼的水浇灌农作物→农作物的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这是周口农村一种反复循环、对资源再利用的典型的"循环经济"。周口市融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微生物链"技术,开创三维高效生态养殖新路(三维生态技术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该公司将秸秆经过生化转化成饲料喂养动物,动物所产生的粪便用来养殖蝇蛆和蚯蚓,蝇蛆和蚯蚓转化成高档饲料蛋白,蝇蛆和蚯蚓粪便转化成有机肥返回大田,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链。通过物质的重复利用,使秸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沼气是利用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其热能利用率比秸秆直接燃烧高3-4倍,沼肥肥效比秸秆直接还田提高1-1.5倍。秸秆燃气技术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节约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目前,我们全市已建沼气池4000个,计划今年再建2400个。周口市商水县固墙镇万头猪场的猪粪通过发酵池高温发酵后,产生有机物→引入养鱼池,猪粪中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可供鱼食用→鱼池的水产生大量微生物,是很好的蔬菜灌溉水源→蔬菜的根叶秆又可喂猪……由于很好地利用了相互循环的"生物链",不仅降低了成本、支出,而且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农产品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质优价高。

    (四)建立"家庭绿岛"式的微循环:在农村应建立和推广生态经济型家庭经济,例如,以生物食物链为平台,构建以"种养加"和沼气为链条的微型循环经济,解决厕所卫生、畜圈卫生、秸秆气化、排除污染、庭院绿化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一系列问题。项城市城郊乡的豫东养殖有限公司实行立体养殖,逐渐摸索出建设猪-沼-楼"三位一体"的生态家园模式,即在生态家园内建设楼房,楼上养猪,楼下建沼气池,园内建养鱼池,粪便入沼气池,沼气做能源,沼泥养鱼,沼渣肥土地,形成"养猪不垫圈、照明不用电、做饭不需柴和炭、种菜不花化肥钱、绿色产品无污染"的家庭庄园式生产格局,实现了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从大量成功的经验看,大力发展沼气是个中心环节,它的前端可以促进农业向畜牧业转化,它的后端能够促进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并且增加高效有机肥。这本身又构成一个小型的产业链条,既清洁,又增收。

    以上4个层次中,大循环是大局,小循环是重点。抓住了企业便可牵住整个循环经济的牛鼻子。在农村,农户家庭的微循环格外突出,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根基。

    周口市发展循环经济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将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与实践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进步的新周口而努力奋斗。 (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长 高德领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