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今年上半年,我州多措并举,严历打击非法添加行为,确保我州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州畜牧兽医局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根据新形势下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实行逐级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半年来全州共张贴和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并在州和13个县电视台轮番播放,让全社会都要知晓经营、使用“瘦肉精”和禁用兽药及其他化合物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重危害性,发动全社会监督举报。
三是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在养殖环节将督促养殖户完善养殖档案,如实记录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强化活畜“瘦肉精”监测。在收购环节加强对收购贩运商活畜来源、销售去向的监督管理。在屠宰环节严查产地检疫证,建立风险预警防范、快速溯源追踪和信息及时报送机制。
四是专项整治,解决重点问题。上半年,我州从牲畜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等多个环节入手,采取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部门监管和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3次拉网式、地毯式检查清理,防止了重大违法行为的发生,收到了显著效果。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1230人次,检查兽药经营单位及医疗机构(户)225个次,饲料经营单位(户)65个次,各类养殖场(小区、户)223个次,生猪定点屠宰场(点)22个次。共查处经营和使用过期兽药、假劣兽药和兽药经营户经营人用药、人药兽用的违法案件6起,收缴假劣及过期兽药1352瓶、支,人用药213瓶支,并依法进行了处罚,责令整改。“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共监测“瘦肉精”2234份,其中盐酸克伦特罗1203份、莱克多巴胺739份、沙丁胺醇292份,均为阴性。从6月1日起,“瘦肉精”专项监测工作已由应急监测转入常态监测。同期,积极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我州生鲜乳以牦牛乳为主,从红原县三个生鲜乳收购站及奶牛养殖场(户)的检查来看,饲料全部是草料,6月份共检测三聚氰胺20份,均为阴性,未发现有使用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