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总结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部署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
一、客观分析农业农村形势,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2006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中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有力措施,加强了工作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工作。在自然灾害频发、上年基数较高、政策效应趋稳、贸易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全国农业发展比预想的要好,粮食产量比预料的要多,农民收入比预期的要高,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一是粮食生产连续3年稳定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超过9800亿斤,单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单产连续3年双增,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二是农民收入连续3年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300多元,实际增长6%以上。农民收入增量连续3年超过300元,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三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主要经济作物和畜产品、水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农产品优质率、生产集中度和产区加工度进一步提高,农村非农产业份额、劳动力非农就业份额、农民非农收入份额进一步增加。四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2600年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粮食购销体制、农村信用社、国有农场等改革取得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成功探索。五是农村公共事业成为统筹发展的新亮点。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投入大幅增加,西部地区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补助标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明显加强。六是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较多。农民群众对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衷心拥护,心气顺、劲头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也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几年,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可以说是“三农”工作力度最大、农业农村发展最快、农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这是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多种推动力量同向合力的结果,但政策好是根本,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强劲的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连续出台了三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部署、新举措,可以初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战略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三农”工作重要地位认识的深化,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是初步形成新时期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国家出台了以“四取消”(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四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制定了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实施了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强化了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建立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推动力大、操作性强、受益面广,显示了强大威力,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强化,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
三是开始建立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立足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积极探索“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建立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形成农民就地拓展与外出转移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管理机制等。这些机制的逐步建立,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大胆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支农惠农的有效机制。
四是着手构筑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根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加大农村财政投入为标志开始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以取消“农业四税”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税赋体制过渡,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同等的义务教育制度转变,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平等的医疗服务制度方向迈进,以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向努力,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方向发展。这些制度的着手建设,标志着我们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农业农村确实出现了多年企盼、十分难得的好局面,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设施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还要看到,在粮食连续3年增产的起点上,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难度明显增加;在农民收入连续3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在农业农村连年呈现好局面的背景下,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势头的难度明显增加。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在农业农村形势好的时候,往往容易滋长盲目乐观的情绪,容易产生忽视农业的倾向,容易出现放松“三农”工作的问题,从而导致农业发展出现波折。农业一旦出问题,几年都缓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越是在农业农村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二、全面把握农业农村深刻变化,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科学指导“三农”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举措的推动、经济社会宏观环境新变化的带动和长期积蓄的内在力量的驱动下,农业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明显而积极的趋势,经历广泛而持久的变革。我们应当客观认识农业农村的新情况,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因势利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顺势而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多种功能开始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效用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显示出崭新的面貌、巨大的潜力、广阔的前景。农业功能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强化”、“三个彰显”。“三个强化”:一是食物保障功能强化。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农业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改善,对食物数量的需求持续增长,对品种的要求不断增多,对质量的追求日益提高,农业承担的食品供给、健康营养和安全保障任务越来越重。二是原料供给功能强化。农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来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生物质产业特别是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农产品的原料用途不断拓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开发。这既强化了农业对工业的原料支撑作用,也为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三是就业增收功能强化。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开发利用农业多种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及相关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蕴藏着极大的就业增收潜力。挖掘农业生产多领域的“容人之量”,拓宽农业产业多环节的“增收之道”,对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三个彰显”:一是生态保护功能彰显。农业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一面,也有维护环境、涵养生态的一面。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切实加强森林草原保护建设和水土保持,对改变我国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的状况,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观光休闲功能彰显。浩瀚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清澈的水面、碧绿的田野、恬静的乡村,是人们观光休闲的最佳去处。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到秀美田园风光和清新自然环境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愿望越来越强,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人越来越多。三是文化传承功能彰显。农业是记录延续农耕文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农业活动,承载着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信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原生态的文化大都植根于广袤的农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不仅要继续提供物质产品,同时也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农业多种功能的强化和彰显,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更为突出、作用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刻。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会逐渐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不仅不会改变而且更加重要,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功能和支撑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更加强化。
(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转变。现在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体制基础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创新经营机制。近些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确实取得了明显进展。现代生产要素加速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设施农业迅速发展,物质技术装备在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面向市场安排生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理性行为。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步伐加快,传统“小而全”生产、产加销分割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农产品贸易不断扩大,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发展更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显著提高。
(三)农村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展开,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基本以种植业为主、农村单一发展农业的格局。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单纯在面积增减上做文章的做法,更加注重在优化布局、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破了主要在农村内部配置资源的局限,更加注重立足城乡互动大平台、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促进要素产品大流动。在粮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快速发展,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农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非农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农民务工经商人数持续增加,非农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四)农村社会结构快速变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工农互动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迁。一是农村人口结构急剧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形成了就地转移的浪潮。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以及对农民外出务工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规定的逐步取消,在市场法则的作用、利益机制的驱动和城市文明的引领下,亿万农民“离土又离乡”,形成了大规模跨区域流动的新浪潮。这两次浪潮的兴起,打破了长期较为稳定的农村人口结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业增长、市场繁荣和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增强了动力,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以农民工为主的农村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举家外出、长期生活在异地城乡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多,离村流动、跨省转移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常年性和季节性流动的农村劳动力都在增长。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常住人口中老人、儿童、妇女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农村老龄人口和残疾人口比重高于城市。一些地方房屋空置率提高,村庄“空心化”出现,村庄数量也趋于减少。这些情况既给农村养老、儿童教育、家庭稳定带来了新的情况,也给村镇建设和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农村组织形式趋于多元。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农村组织架构逐步形成。农村分工分业不断细化深化,现在不少农民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既有单一务农的纯农户,又有亦工亦农的兼业者;既有务工经商的打工者,又有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乡镇企业产权关系和组织形式发生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快速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成为企业重要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量产生。三是乡村治理方式发生转变。农村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收入的群体,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利益诉求和精神追求,使农村利益格局多元化、复杂化。“农业四税”全面取消后,乡镇政府职能开始转变,工作方式开始调整,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健全,村务公开普遍推行。
(五)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的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视野得到拓宽,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日益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发展致富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普遍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独立承担市场风险。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民要求平等参与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渴望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宽裕生活。在民主法制建设中,农民要求更多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决策,注重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更加科学地指导“三农”工作。在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目标与要求更高,责任与任务更重。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以长远眼光谋划农村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农村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农村发展,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促进农村发展的组织能力,转化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实际行动。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新的发展实践,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地利,发展农业生产;遵循经济规律,顺应市场变化,繁荣农村经济;遵循发展规律,顺应国情民意,增进农民福祉;遵循社会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建设和谐农村。
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必须遵循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趋向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要真正树立城乡平等对待、城乡统筹指导、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将农业农村发展全面纳入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要按照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保障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
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更加主动地创新农村的体制机制。只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自身的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创新农村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村庄布局、社会组织的变化,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农村管理体制,探索更为有效合理的乡村治理方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探索,要热情对待、精心呵护、积极引导,促进农村体制机制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
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更加积极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农业,不仅是强化农业产业,而且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全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改变农村面貌,而且有利于城乡共同繁荣,为扩大内需开辟广阔空间;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改善农民生活,而且有利于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为缩小城乡差距创造基础条件。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做好“三农”工作,与时俱进谋求“三农”良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作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既与近几年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又与前三年中央1号文件有机衔接。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2005年中央1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2006年中央1号文件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2007年即将发出的中央1号文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则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布局和结构,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有利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生产发展上来,确保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确定的方向顺利推进。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发展现代农业,既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农产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扩大出口的难度越来越高,进口冲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在应对国际竞争中拓展发展空间,在促进国际贸易中分享更多利益。发展现代农业,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对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才能给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可靠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近几年中央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效果显著。2007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总的精神是认真落实六中全会关于“两个重点、两个主要、一个加大”的要求,切实做到“三个继续高于”。“两个重点”就是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就是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一个加大”就是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三个继续高于”就是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是2007年支农惠农政策的一个重点。国家着眼于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力度;着眼于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和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的补助数额;着眼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了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着眼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了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着眼于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扩大了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是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的大事,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紧紧把握的重点。近三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增产,总量供求状况有所好转,但区域结构、品种结构的矛盾依然突出,满足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粮食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约束日趋增强,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余地日趋缩小;农民种粮收益有所增加,但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的难度仍然不小。加上我国粮食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粮食购销行为的同步效应,粮食生产发展的滞后效应,决定了粮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任何时候对粮食生产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地方对粮食购销都不能麻痹大意。
2007年,粮食生产发展起点更高、难度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务必从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力争粮食生产继续有个好收成。要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四补贴”等直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应不折不扣落实,并向主产区倾斜、向种粮农民倾斜,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保护好基本农田,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要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积极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单产和效益。要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把握好粮食储备吞吐和进出口的时机与力度,努力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和调控,保持农资价格的基本稳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无论是主产区、主销区还是产销平衡区都负有责任。各地要认真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切实做好发展粮食生产、保持总量平衡、落实地方储备、保证市场供应和维护市场秩序等各项工作。主产区要继续发挥优势,稳定并逐步增加粮食生产;主销区要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主动与主产区建立产销合作机制;产销平衡区要继续稳定粮食产销平衡的局面。
(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围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构筑各种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竞争力明显增强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我们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农业产业领域,努力把农业建设成为富民产业。要加快发展畜牧产业,认真贯彻《畜牧法》,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发展健康养殖,重点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动物标识和动物疫病追溯体系,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发展,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要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立足于各地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等,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要加快发展生物质产业,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的原则,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产品,鼓励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要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搞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推行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加快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覆盖范围,探索草原生态补偿办法,加强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推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财政资金投入,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着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当前要大力宣传和全面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从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合作社依法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健全规章制度,真正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重要力量。
(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设施装备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必须下决心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装备条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小微型水源工程和田间灌排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新机制。要在耕地质量建设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加强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加大沃土工程、土地复垦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鼓励农民多施农家肥,着力提高土壤肥力等耕地内在质量,建设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高产稳产农田。要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上下功夫,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提高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努力发展高效、实用、价廉的设施农业装备,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和农垦企业要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加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要在发展新型农用工业上下功夫,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财税、投资等支持政策,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产品,继续削减、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
(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的国情出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鼓励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发挥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在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普遍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减免种植、养殖专业学生学费,鼓励青年人学农务农。
(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发达的流通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根据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推行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发挥供销社和其他流通主体在农产品购销中的作用,增强农产品购销合同的公正性和约束力,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取消对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各种不合理限制,重视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快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上有很大改善,但问题仍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必须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下大气力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控,重点抓好源头治理,强化农药、兽药和添加剂的规范使用,让老百姓吃上健康营养、质量安全的放心食品。要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抓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改进农产品出口信贷、保险、检验检疫和通关服务,加强对大宗农产品进口的调控和管理,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内市场稳定。继续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到境外建立基地、开拓市场。
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土地流转和集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都可以有所作为,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指导,认真编制规划,确定试点方案,增加资金投入,各方积极参与,总体进展顺利。2007年,要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全面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针对当前农民增收较为困难的状况,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的同时,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广辟增收渠道,努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
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县域范围内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有效集成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二三产业,有利于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囿于封闭的环境、狭窄的思路、单一的模式,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在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来部署。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城市企业加强与县域企业的合作,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域集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指导,搞好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集约使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切实解决工资拖欠、子女上学、工伤保险、养老保障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扩大“阳光工程”实施规模,鼓励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定向、订单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特别是注重从农民工中加快培养一批中高级技术工人,适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目前,我国农村未解决温饱和未稳定解决温饱的人口数量还很大,扶贫开发任务相当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分区研究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思路,着力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分户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对口帮扶和社会扶助,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贫困问题、支持扶贫事业的良好氛围。积极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加大对特困少数民族群众的扶持力度,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尽快脱贫致富。认真落实水库移民扶持政策,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移民增收、生态改善、社会稳定。
(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扩大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责任,统筹考虑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7年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减免、补助实施范围。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城乡学校对口支援,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得更快一些。搞好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大城市医院支援农村的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针对农村人口、就业、家庭等出现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力度。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事业,多为农村残疾人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认真研究解决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的有关问题,使他们生活有帮助、生产有扶持、教育有保障。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目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仍很突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按照中央关于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办好“水、路、气、电”四件实事。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尽早让农民喝上干净水。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尽早让农民走上平坦路。三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扩大沼气建设的实施范围和补助规模,尽早让农民用上清洁气。四是加快农村电力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尽早让农民用上便宜电。同时,重视村容村貌治理,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抓住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协调推进,使农村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相互促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和体制保障。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部署已经明确,要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关键是从乡村实际出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切实加强;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减弱,而且要逐步强化;该保障的经费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要继续增加。农村综合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针对试点范围扩大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加大资金支持。特别是县级党委和政府要精心组织实施,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确保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同时,要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努力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尽快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切实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征地规模,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林业加快发展、生态有效保护。搞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供销合作社、农垦和水权管理等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繁重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全面把握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向前推进。要严格遵循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要求,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阶段的目标,不上劳民伤财的项目,不做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对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基层的探索实践要充分尊重,对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要总结推广,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引导,确保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部署。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农业基础脆弱和城乡反差过大的客观问题,农业农村深刻变化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一)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分析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筹抓好建设新农村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市县两级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省市县党委在换届后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要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贯彻落实好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都要适应农业农村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科学认识农业农村发展规律,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习,善于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准确把握中央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与农民的联系,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要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以及青年、妇女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制度,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工作无阵地、农民群众活动无场所的问题。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继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建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尊重和保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制度保障,提高自治水平。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支持各地对“一事一议”建设公益设施实行奖补制度,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可给予适当补助。积极推行乡镇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拓展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平安农村创建活动,建立农村警务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农村消防及其他安全防护工作,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打牢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在农村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引导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气。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深入推进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革除陋习、移风易俗,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依法管理好农村宗教事务,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确保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这次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锐意进取,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注:本文是回良玉同志在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作者做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