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继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变得更加突出。耕地资源在18亿亩红线的硬约束下,如何做到既要让百姓吃饱(发展种植业),又让百姓吃好(发展养殖业),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日前于山东莱阳春雪食品有限公司召开的“技术创新再造未来论坛”上,与会人士一致认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走出一条“节粮型”的畜牧业发展之路,而加快肉鸡产业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改变畜牧业结构 增“白”减“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玉满认为,肉鸡饲料转化率明显高于生猪。在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下,肉鸡的料肉比为1.9:1,而生猪的料肉比为3.0:1。换言之,同样生产1千克肉,肉鸡比生猪可节省37%的粮食。2009年我国猪肉产量为4890万吨,如果其中的30%转变为生产肉鸡,就可节省粮食540万吨。如果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折算成耕地,按我国目前玉米的单产水平每亩350千克计算,可节约耕地1500亩。
数据显示,同美国、巴西相比,我国目前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明显过低,2009年只有14.6%。同年,美国和巴西分别为39.3%和44.5%,鸡肉已稳居肉类产量的第一位。“从1961年的统计数据看,当时美国为15.8%,而巴西只有5.8% 。”刘玉满指出,“发达国家的肉类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对高蛋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红肉消费减少,而对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能量、低胆固醇的白肉(鸡肉)消费则明显增加。”
以美国为例,在1961年,人均红肉消费量为59.9千克,鸡肉为13.6千克,鸡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8.5%。但是,到了2008年,美国人均红肉消费量下降到51.9千克,人均鸡肉消费量上升至38.1千克,占总消费量比例随之上升至42.6%。目前,我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只占消费总量的21%,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水平。刘玉满强调,增加白肉消费减少红肉消费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三大战略意义 顺应时代发展
专家认为,我国发展肉鸡产业有三大战略意义。首先,解决畜牧业“不与粮食争地,不与人争粮”的战略,缓解“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其次,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报告,畜牧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18%,超过全球交通运输排放,全球9%的二氧化碳、37%的甲烷、65%的一氧化氮都是由畜牧业造成。据国外碳足迹专家研究,在集约化动物饲料体系中,按照生产每千克肉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计算,生产1千克牛肉产生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为14.8千克,生产1千克猪肉为3.8千克,生产1千克鸡肉只有1.1千克。如果将我国目前猪肉产量的30%转化成鸡肉生产,每年可降低近4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此外,肉鸡产业还能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可替代化肥使用,形成资源再利用循环经济体系。其三,从营养学角度看,鸡肉具有“三高一低”营养优势,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热能低和胆固醇低。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2%,牛肉为20%,猪肉为18%—20%;鸡肉中脂肪含量只有1%,牛肉为5%,猪肉可达30% ;每100克鸡胸肉的热能为90千卡,牛肉为205千卡,猪肉为290千卡;每100克鸡胸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只有82毫克,牛肉为104毫克,猪肉为100毫克。鸡肉可改善人的健康状态。
对于正在调整中的畜牧业结构,刘玉满认为,要快速提升肉鸡产业,应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利用政府贴息贷款,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技术扶持、灾害救助、生产保险、税收优惠鼓励等工具。建立和完善促进肉鸡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如安全监管机制,规范鸡肉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还要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形成市场检测体系和预警系统。同时,针对突发事件和市场价格波动,建立应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