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8日,省畜牧食品局邀请省药品食品监督局、省工商管理局、四川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有关部门和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等科研院校及饲料兽药企业、养殖场的专家和负责人,在成都召开了“2006年度四川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暨07年风险评估会”。省畜牧食品局宾军宜副局长以及省局市场与经济信息处、饲料工业处、兽医兽药处、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省兽药监察所、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首先通报了06年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2006年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对1004家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企业3055批次饲料以及905批次兽药的监测,饲料、兽药总体合格率达90%;对2769批次畜产品的监测,均未检出呋喃唑酮、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磺胺等药物残留均未超标,全年仅1批次样品检出安定。2006年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对87251份样品的监测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8.1%以上,全部达到了农业部免疫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创下历史最好水平。由此表明,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良好,畜产品是安全放心的。
2006年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虽然有了较大地提高,但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继续在全球扩散蔓延,周边省份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影响和危害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隐患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就投入品生产环节中,饲料合格率还不够高,饲料中的违禁药物还未彻底根除。在流通环节中,仍然发现有销售假冒、过期、违禁饲料和药物的情况,投入品标识不规范,外埠饲料、兽药多个产品使用一个批准文号,进口添加剂手续不全等情况较为严重。在使用环节中违规使用违禁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等行为尚未完全消除,少数养殖场未严格执行休药期。
2007年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重点抓好八件事。一是大力推进健康养殖;二是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三是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四是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五是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四川率先形成“每月一简报,季度一公告,半年一总结,全年一评估”的制度;六是加强无公害基地(产品)长效管理机制;七是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八是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与会专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同志充分肯定了06年度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致评价2006年度四川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畜产品是安全放心的。与会者还就2007年四川畜产品质量安全予以了风险评估,并围绕周边国家和邻近省份时有动物疫情的发生蔓延,结合我省饲料兽药生产环节、加工流通环节、投入品使用环节中的薄弱点和分散饲养与中小型规模饲养兼有的特点,提出了很多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对四川首次启动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风险评估机制,搭建了政府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消费者及时了解四川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放心食用,有助于生产者和经营者知法懂法合法的生产与经营,有助于为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会专家还希望各类媒体多从正面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消费者,使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朝着更有利于公共卫生安全和建设现代畜牧业经济强省的方向发展。
宾军宜副局长在会议结束前指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监测和处罚力度,已成为各级政府、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急需解决的公共管理职责。他说,省局邀请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今天的会议,通过听取大家对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的意见和建议,是建立四川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将坚持和不断完善这种机制,逐步让全社会都能够科学的、正确的评价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周边国家和国内动物疫情时有发生蔓延的动态,结合我省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品及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现状与条件,作出正确的风险评估,以便制订其有效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