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1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0

 我省拥有4.47亿亩可利用草地资源,面积居全国第四位。然而,多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造成我省过度放牧现象严重,牧民增产不增收。同时,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也威胁着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安全。

建设生态畜牧业,是省委、省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在充分认识我省省情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为实现畜牧业经济跨越发展、绿色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是确保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数量型增长模式,通过草地规模经营,建立起草地资料科学利用、畜牧业潜力充分挖掘的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畜牧业试点中,全省各地创新体制机制,出现了股份制经营、联户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和模式,打破了传统草地畜牧业发展时期分散经营给生产力带来的束缚,取得了草原减人减畜、保护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效益提升、牧民增收致富的多重效益。

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虽然成效显著,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畜牧业发展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高;牛羊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高端畜产品开发滞后、品牌建设不强,牦牛、藏羊等畜牧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不能有效带动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单一,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部分地区干部群众对建设生态畜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生态畜牧业建设没有形成各级政府合力推进的局面;一些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理解不深,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等。 在正视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今年起,国家将在牧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这对推进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重要的政策优势;同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这是破解“转人难”和“减畜难”两大难题的重要举措。因而,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一机遇,创新思路,整合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协调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

组织牧民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各地要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正确协调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关系的有效机制,加快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工作。

要立足本地实际,加快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建设模式。在建设当中,要因地制宜,抓紧研究并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模式。形成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畜牧业生产新机制。

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拉动作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草畜平衡生产模式是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关键,各地要与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相结合,立足当地实际,科学确定草场载畜量,指导和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划区轮牧、羔羊犊牛育肥、种草养畜等多种办法,加快牲畜周转,将超载的牲畜核减下来,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草畜平衡监督机制,切实把草畜平衡贯穿于生态畜牧业发展全过程。

生态畜牧业的建设必将解放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安置好这部分人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关键。各级政府要坚持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建设草原生态畜牧业,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能为子孙后代建设和创造出山清水秀、草丰羊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