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畜禽的危害与防制措施
热应激导致家禽的采食量和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破损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禽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甚至大批死亡,肉禽生长停滞,料肉比明显增大,上市前死亡的5%与热应激有关;热应激能使家畜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日增重缓慢或生长停滞,泌乳量降低,繁殖性能下降等。故热应激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如何减轻热应激的不良影响,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成为很多养殖业主非常关注的话题。
一、热应激的发病特点
鸡热应激多发于舍温超过32℃的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的鸡舍,热应激的严重程度随舍温的增高而增大,当舍温超过39℃时,就可迅速大批死亡。由于夏季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舍温持续升高,到晚上8点以后舍温再次持续升高,对热应激敏感的鸡,下午5-6点体温调节功能已发挥至极限,此时的体温已积至热休克的临界温度(45.3℃),如不及时采取解暑措施,再加上晚上鸡只活动减少,故大部分鸡只将于晚间休克死亡。高产蛋鸡、身体肥胖肉鸡、种鸡尤其是肉种鸡对热应激的耐受性较差,往往最先死亡。
猪热应激多发于舍温超过30℃的通风不良、粪便清扫不及时的猪场,导致采食量下降,饮欲增加,体内积热,狂躁不安,中枢神经机能紊乱,后期精神萎靡,饮食欲废绝,严重脱水,四肢无力,或倒地不起,舌外伸,舌色苍白;或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多,散热少,体内积热,狂跑狂跳,烦躁不安等脑及脑膜充血和脑实质的急性病变。
二、应激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1、对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热应激时采食中枢的兴奋受到部分抑制,而消化道充盈度增加,为加速散热、减少积热而增加饮水量,使采食量进一步减少。减少采食量是动物在高温条件下保持机体热平衡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21-30℃范围内,气温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6%,在32-38℃范围内,气温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4.6%。
采食量下降时,能量、蛋白质的摄入量相应减少,同时由于增加饮水量,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营养成份的消化率,特别是大部分氨基酸的消化率降低,蛋壳变薄、变脆,表面粗糙,破蛋率上升,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下降。据统计,温度升高导致的家禽生产性能的下降,约占总下降的80%,而能量采食不足导致的性能下降只占20%。
2、热应激对畜禽呼吸和血液循环的影响
热应激时,畜禽呼吸频率加快、心律提高、血液循环加快、外周血管扩张,身体外表、上呼吸道和腹部肌肉中的血液量增加,使体内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受到限制。由于呼吸过度,体内的CO2排出量过多,导致血液H+和HCO3浓度降低,PH值升高,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症状,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这是造成蛋禽卵巢和输卵管的血液供应量减少,软壳蛋、破壳蛋及肉鸡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3、热应激对动物内分泌学的影响
热应激引起体内内分泌的生理失调,这是造成蛋鸡和母畜生产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温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和垂体前液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所以促卵泡激素(PSH)、促黄体激素(LH)和催乳激素(LTH)生成减少,雌二醇的分泌率明显降低,从而影响了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数的减少。也同样导致母畜产仔率和泌乳量的下降。
甲状腺素可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动员、分解和蛋白质的合成,是畜禽维持正常机能所必需,热应激时甲状腺萎缩,重量减轻、机能减弱、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减少。
在急性热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血液中皮质酮浓度升高,糖皮质激素促进脂类、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异生作用,防止发炎从而提高机体总抵抗力。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无机盐和水代谢。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引起血管的收缩,使体腔器官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导致产蛋率下降。说明蛋鸡力图减少产热的化学调节失调,引起产蛋性能急剧下降。
4、热应激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热应激导致血清皮质类固醇的升高,皮质类固醇进入淋巴细胞,抑制细胞增生因子或白介素II的产生。糖皮质激素抑制机体的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的蛋白质合成,引起机体免疫抑制。长时间过多分泌,可导致胸腺和淋巴结萎缩,嗜酸性白血球和淋巴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降低。
畜禽受热应激后,免疫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热应激降低血液中IgG水平及外源抗原的抗体滴度,增加异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率。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减轻热应激的综合措施
1、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
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和必需氨基酸水平。
高温使畜禽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导致代谢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摄入量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因此,必须调整日粮配方,以满足热应激条件下畜禽的营养需要。
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的产热量差距很大,蛋白产热最多而脂肪产热最少,为减轻机体散热负担,应在确保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平衡良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粗蛋白水平,避免蛋白过剩,并通过添加脂肪的方法,使来自脂肪的饲料能占尽量大的比例。同时也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热增耗,以减轻热应激,降低舍内氨气的产生。高温环境下,畜禽采食量降低,必须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来弥补因采食量减少而导致的机体能量摄人量不足,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添加脂肪可以提高日粮能量,同时能改善适口性,降低饲料在胃肠道的流通速度,从而提高消化吸收改善生产率,一般添加量为2%-3%。实践证实,在高温条件下,用脂肪代替等能量的谷物能明显改善热应激的生产性能,但要注意防止脂肪氧化、酸败。故在热应激期间使用植物油比使用动物油效果更好。
热应激期间采食量的降低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不足,而饮水量的增加又使其排泄量大幅度增加,因此,日粮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量应提高,提高幅度可根据采食量下降程度确定。热应激时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而合成能力下降,日粮中应额外添加,添加量一般占日粮的0.02-0.04%;对于产蛋鸡,在热应激开始之前就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鸡的采食量、产蛋率,同时降低碎壳蛋比例。产蛋鸡饲料中添加VE200mg/kg,可有效调节皮质酮和甲状腺水平,进而调节机体内环境的恒定,补充0.5%碳酸氢钠,可有效的缓解热应激,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2、防暑降温
防暑降温是防止畜禽热应激的关键步骤,在生产中,养殖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①减少太阳辐射:阳光照射是导致舍温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窗上搭遮阳棚,阻拦阳光直射入舍。舍外种树种草,有利于热量的吸收和空气温度的降低。据测定,茂盛的树木能挡住50%-90%的太阳辐射热。另外,房顶可用导热小而反射能力强的建筑材料,增加对太阳光热的反射;房顶下面加隔热层(如泡沫塑料、夹板等)可将大量热空气隔在外面,减少热量向舍内的传导。
②加强通风散热:通风是畜禽舍内部降温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加大换气扇的功率,改横向通风为纵向通风,使流经机体的风速加大,及时带走机体产生的热量,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如结合喷水洒水,效果更好。
③喷洒清水:遇到高温天气,可通过在屋顶及畜禽舍周围环境及舍内地面喷洒凉清水、喷雾等方式,有效的增加蒸发散热、降低舍内温度,减缓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但必须同时加大对流通风,否则舍内湿度过高同样会加重高温的不利影响。
3、改进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畜禽体质,提高机体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或减轻热应激的发生。改变饲喂方式可以减缓热应激。
①调节饲喂方式和光照时间
夏季中午温度较高,畜禽食欲低,而早晚温度适宜,饥饿感强烈,此时给料可刺激食欲,提高采食量,产热高峰也在舍温较低的时间,由于与消化有关的最大产热在喂后3-5小时,应避免上午9:00后喂料,为满足畜禽生产或生长的营养需要,提高其抗应激能力。建议肉鸡夜间可采取间断光照制度,弱光照明1小时,熄灯2-3小时,如此反复。对自由采食的肉鸡,可同时供给两种饲料,一种料正常,另一种料营养浓度低,鸡可根据其需要有选择地采食,试验证明,此法能改进增重、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和死亡率。雄性肉鸡的采食量、产热量高于雌性,饲养实践中应公母分开,并将公鸡饲养于舍内较为凉爽的区域。蛋鸡可在凌晨1小时左右开灯,加水加料,增加活动,提高散热,补充营养,提高抗热应激的能力,天亮时鸡开始产蛋,以避开中午前后高热时产蛋,减少热应激。据估计,80-90%的耗料是在凉爽时摄入的。
配制好的日粮存放时间以不宜超过7天,投料要少给勤添,以免剩余饲料发生酸败而影响食欲和引起消化道疾病,同时要保持饲具的卫生。
减弱光强可降低家禽的兴奋度,缓解热应激。
②刺激饮水
热应激期间80%的体热通过蒸发方式散发,应设法刺激畜禽多饮水,保证饮水充足、清凉,因低温的液态水通过蒸发,可以带走体内更多的热量,起到缓解热应激的作用,减轻热应激对采食量的不良影响。但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最好是清凉的深水井。饮水中添加柠檬酸、电解质(如氯化钾、氯化铵、碳酸氢钠)可刺激饮水。
③补充维生素
热应激期间,由于采食量的降低导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不足,饮水量的增加又导致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过度流失。因此,在饮水中应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电解质,AAA维他命可迅速补充应激期间所需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起到缓解和抵抗应激的作用。另外,产蛋鸡日粮中补加碳酸氢钠和维生素C,也有利于缓解热应激,减少薄壳蛋。
④加强卫生防疫
定期进行带鸡喷雾,或冲水给猪等洗澡,加强食槽及地面等消毒,防止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使鸡群整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况,提高鸡只对高温的适应性和对热应激的抵抗力。
降低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可以减少舍内自体产热总量。
⑤多又大和速壮1号的使用
为预防热应激和降低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后果,炎热的夏季在蛋禽日粮中添加多又大,在肉禽四粮中添加速壮1号提高饲料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吸收率,降低饲料营养代谢过程产生的热增耗,补充应激状态下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的不足,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热应激,提高抗热应激水平。
⑥清凉茶的使用
清凉茶是针对夏季禽畜广泛的中暑而开发的复方新药,新组方,新工艺,疗效独特,是目前解决中暑药物中最优秀的药物。富含有:
抗热应激、缓解酸碱中毒的NaHCO3、NH4Cl、KCl、阿散酸、柠檬酸、碳酸化水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NaHCO3能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减轻呼吸碱中毒,并有健胃和增进食欲的作用,提高机体抗热应激的能力;NH4Cl有镇静和提高Cl-的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液PH值,缓解热应激时的呼吸碱中毒;KCl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和机体酸碱平衡作用,降低热应激时禽畜的冠温、呼吸频率、体温,并使禽畜饮水量增加,吸收体内产生的多余热量,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力;阿散酸、柠檬酸、碳酸化水可改善热应激中的生长速度,减少肉鸡热应激死亡。
促适应剂和提高免疫机能的最优秀成份:延胡索酸、苹果酸、琥珀酸、VC、VE、VA、甘草、冰片、薄荷油等。延胡索酸、苹果酸、琥珀酸具有降低中枢神经紧张度,维持机体热应激状况下的正常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提高机体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VC、VE、VA能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护和修复细胞膜,提高肝功能;甘草、冰片、薄荷油能快速清凉空气、降低机体内积温。它通过喷雾释放入空气,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能,降低气温,使畜禽舍空气凉爽、清新;通过饮水进入机体,吸收代谢热,降低体内积温,减少热休克的发生。
清凉茶的应用方案:
饮水法:每瓶(220)加水1200-1500斤,气温最热前开始饮用,一般上午10:30到下午4:00(11:30-3:00为死亡高峰),晚上7:00以后,尤其是可在夜间12:00-2:00之间给鸡加料加水,水中加入清凉茶(夜间死亡高峰)饮用,即可减少或避免鸡只死亡。
喷雾法:每瓶(220)加水2000-2500斤,气温高时对禽畜进行喷雾(喷雾时间同上)。
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疗效特佳。
有细菌混合感染时,可配合“金氟苯”或“金品消炎灵”饮水或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