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畜牧部分在川岗位专家和四川创新团队13位岗位科学家及13位综合实验站站长分别就国家现代生猪、禽、兔、牛、兔、蜂、牧草等产业体系建设2010年度工作做专题汇报,并就“十二五”加强畜牧科技支撑推进四川现代畜牧业发展积极献言建策,省局各业务处室、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分别就“十一五”畜牧科技工作及 “十二五”推动现代畜牧科技工作的设想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在全国实施的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涉及畜牧业的有11个,除绒毛用羊体系外,生猪、禽、兔、牛、兔、蜂、牧草等10个产业体系均有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在四川实施,充分显示了我省畜牧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会专家说,近年来,省畜牧食品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了与参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省草科院的岗位专家和综合实验站站长的联系,强化了行政管理与科研开发的结合,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全,科研开发与生产技术需求相结合,提高了畜牧兽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贡献率,推动了四川畜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召开这次座谈会议,对大家而言是一次相互启发,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希望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继续加大支持力度,陆续启动其它产业四川创新团队,为四川畜牧行业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好的工作和交流平台,实现成果互通,资源共享,有力推动四川畜牧科技再上新台阶,促进四川现代畜牧业发展。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白明清在会上指出,四川畜牧业走在全国前列,对促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各产业体系建设岗位专家和实验站在执行项目建设及科技成果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科研项目管理上还要更加完善,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要开拓前进,充分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今后只要是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财政都会大力支持。
兰明建副局长在总结中说,这次会议召开得非常成功,各位专家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精心的准备和认真的汇报,充分展示了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我省畜牧科技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成效显著。他说,这次会议大家都认为形式很好,需求和研发进行了交流和对话,产生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后这要形成一种制度,要坚持下来,形式和方法可以调整更新,省局要为全省畜牧科技工作者搭建好这一交流平台,实现研究成果互通共享,不搞重复领域重复投资。
兰明建指出,2010年,13位岗位专家和13个综合实验站按照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总体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际,在重点任务、基础性工作、前瞻性研究、应急性工作等多个层面开展研发与示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要认识到,我省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交织,主要面临四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动物疫病风险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二是畜产品安全责任更加艰巨,三是生态和环境问题更加紧迫,四是市场风险瞬息万变。“十二五”期间,畜牧科技工作一定要注重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等“三个面向”。要充分把握我省现代畜牧业未来发展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把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作为着力点,把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推进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畜牧部分)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加强了岗位专家间的交流合作,为“十二五”其它畜牧产业四川创新团队的启动和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