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农委(农林局、农业局、林牧业局):
今年以来,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一路走高,尤其是春节后,仔猪交易、肉猪收购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初步表明生猪供求关系已经出现偏紧的迹象。据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3%。自去年6月以来,我省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呈现下降趋势。为切实抓好生猪生产,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供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各地要抓住当前生猪市场行情好和春繁春养的有利时机,引导和鼓励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积极补栏增养,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生产总量。苏南及苏中地区的部分市、县(市、区)要全面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抓住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生猪规模养殖基地,确保生猪生产基本保有量,不断提高猪肉产品的自给率水平;苏北、苏中等传统生猪生产优势区域,尤其是生猪奖励大县,要利用和发挥政策优势,进一步扩能增效,提高产出率,增强生猪生产的综合能力。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生猪规模养殖。生猪规模养殖指标已纳入今年现代高效农业目标考核。各地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规模养殖,尤其是提高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生猪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扩建、新建生猪生产基地,加快培植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通过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分类指导,引导散养户、小规模养猪户扩大生猪养殖,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产业集群;抓紧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各类扶持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完善设施装备,提高规模化建设水平,尽快发挥出应有的生产能力。
三、切实加强生猪生产技术服务。各地要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鼓励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争先创优,提高服务效能,推进生猪养殖优新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要组织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大力推广生猪发酵床养殖、仔猪早期断奶饲喂等实用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加快推广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等多种模式,提高生猪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水平;积极推进大型规模猪场自繁自养、自宰自销的试点工作,提升生猪产业化发展水平;全力做好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紧春季防免疫行动,降低疫病风险,保障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四、切实加强生猪生产质量安全监管。近期,央视报道了“瘦肉精”生猪事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各地要认真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迅速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增加抽检频次,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本地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正面宣传,消除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市场消费,防范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努力消除因“瘦肉精”事件而导致外地生猪调入量减少的影响,加快发展本地生猪生产,加强产销衔接,保障生猪及其产品市场有效供应。
五、切实加强生猪市场信息引导。按照农业部要求,落实生猪市场监测日报工作,及时掌握生猪市场变化情况,正确按时上报。完成畜牧生产月报、市场畜产品价格旬报等日常报送工作,做好农业部畜牧业统计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生产动态。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完善监测办法,提高监测效率;加强对产业趋势、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的分析预测,深入研究分析生产供求关系和周期性波动规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促进生猪均衡上市。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