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能一路高歌猛进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6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74

首先要看到,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按现代标准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在我国早已有少量存在,这主要是国家投资的大型种禽企业和商品禽养殖企业。其中有些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或改制已经不具备原来的业内地位与影响力。另有一些民营或股份制企业正在提升其地位和扩大其影响力。总起来说,这部分企业对整体养殖业的影响不算长也不算广。

目前,规模化养殖的主要发达区域是集中在辽宁、山东、江苏等地且是近一年多来才高速成长的。而在其他省份与地区,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规模化发展,但南北差异、东西差异、新老养殖区差异、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所导致的资金投入差异仍是十分巨大的。例如,东北三省的蛋鸡肉鸡养殖量都很大,一条龙形式的经销商模式也发育的相对成熟,单打一的小经销商已无多少存活空间。但是,东北的养殖场(户)仍是以2000~3000只的存栏为主,达到5000~10000只规模的鸡场还不算多,2~3万规模的则更少。规模化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

又如,南方的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部的新疆、宁夏、甘肃、陕西还有山西等省区都有新兴的养殖区域涌现,势头虽猛但属于初起规模,大多在1000~3000之间,这些区域原有的养殖场(户)也大多是少只数多户数。因此,这些地区的场(户)规模都不算大,也不够标准。

再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一些老养殖区还有许多弃养场区(户)。由于历年疫病损失的惨痛,这些中小养殖户消失后,大场的兴起是比较谨慎也比较局部的。即便是规模化养殖大省,地区的差异也还是很大的,辽东的大连——瓦房店——庄河与丹东;辽北的铁岭与辽西的阜新辽南的盘锦,不仅规模差异大,在养殖管理理念上的差异也大。山东胶东半岛与鲁南的临沂、鲁西的德州的养殖规模及养殖技术理念差异很大,同是鲁西的宁津与无棣相距百公里,养殖场数量、规模、分布、管理水平差异也很大,同是鲁南的蒙阴、费县、五莲都有大型养殖场兴起,但养殖总量仍以中小户居多,养殖理念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其二,规模化高速成长区域是以肉鸡的规模化养殖为主的。蛋鸡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不会与肉鸡同步,也就是说,蛋鸡的规模化进程要较肉鸡慢且存栏总量也比肉鸡要少的多。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蛋鸡存栏常量在15~16亿之间,10万只以上的大型养殖场所饲养的蛋鸡数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2%(有的统计是1.8%),一万只以上蛋鸡场提供的鸡蛋占全国鸡蛋总量的20%,换句话说,全国80%的鸡蛋来自众多一万只存栏以下的蛋鸡养殖场。据调查,在蛋鸡养殖大省河北,许多养鸡标兵样板户是经历了15~20年的风雨起伏才由当初的500只发展到如今的5000只规模的。又由于各鸡蛋主产区的外运剧减而各主销区的自给程度剧增,北蛋南运的格局已经改变,加上蛋品深加工尚未普及及食用习惯的因素,蛋鸡的规模化标准化普及速度肯定不及肉鸡。

其三,养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普及会呈“W”型态势。为什么呢?因为业内管理的人力资本先天不足。我们来看近2~3年的统计,我国近2~3年的家禽年出栏总量在90~114亿只之间,年常量存栏在56~75亿只之间,规模化的养殖量占总量的多少?有统计资料说接近5%,我们按翻两翻计,是20%——既总量的1∕5。如按56亿的低年常量计算,那是11亿2千万。也就是说,全国总量的1∕5的家禽进入规模化养殖状态,平均按10万只存栏规模场计,就是1万1千2百个大型养殖场,这就需要1万1千2百名合格的、过硬的、能够承担大型养殖场产、供、销、人、财、物全程管理的场长。

照理说,13亿人口大国,人才济济,区区1万多人并不难找。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养殖业是由小规模大群体的方式在短时间内高速成长起来的,经营和管理大型场的阅历积累、经验积累与人才积累都不够,要知道,饲养管理与鸡场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实践。一对农民夫妇养鸡20年,积累了丰富经验,5000鸡能养的好好的,可是给他们5万鸡存栏的场管理就会勉为其难。

可以这样推论:全国2000多家兽药企业,每个企业选出5个有一定经验的销售经理凑够1万人并不难,可是要在短时间内招聘到或者历练出1万名合格的大型养殖场场长并不是容易的事!那么,就按养殖总量的1∕5来推算规模化养殖的存栏量,这1万名能担当的场长从哪儿来?

依笔者曾多年负责大型养殖场管理的工作经验看,只能从鸡场管理的实践中来。有的投资人认为,农民都能养鸡,缺钱、设备简陋都能养好鸡,我盖现代化标准鸡舍、花高薪雇专家来管理还会养不好吗?养鸡又不是造原子弹,能有多难?干什么事情不都是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越学越会,越干越熟吗?,这些资本家哪里晓得,一两年的时间里这一干学过程是不会立竿见影的!鸡场管理是管鸡容易管人难,任劳容易任怨难。这是一项需要聚精会神地高度投入、持续关注、高风险的工作岗位,辛苦、单调还相对封闭。况且养殖的不可控因素是一连串的,“家趁万贯长毛的不算”,再好的硬件和环境对于鸡群来说,也是——打个比喻是战俘集中营式的管理(这里避开西方国家的动物饲养福利观不谈),这样的管理本身就潜伏着诸多风险因素。这是课堂培训教不会的,人的责任心、人的勤奋敬业意识与习惯也不是花钱能雇来的。所以这样一批管理人才只能真正在其位、谋其政地在鸡场管理岗位上经历风霜雨雪才能历练出来,说的沉重一点,是从管理的失败中历练来!要能付得了辛苦,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因此,我国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必然会经历一个蓬勃兴起——效益低沉——再理性兴起——再效益低沉——再更理性兴起直至成熟平稳发展的历程。每一次的循环会历练一批管理人才会上一层管理台阶,会实现养殖业管理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换升级。

其四,金融资本的属性。无论是业内资本还是业外资本,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国家资本,其属性都是要逐利的。在畜牧养殖业,我们看到了靠资本的原始积累滚动发展的民营例证;也看到了靠国家涉农贷款与各项扶植政策搞起来的标准化养殖场——如有的省份给予建大型标准化养殖场的投资者以鸡场建筑每平米75~120元不等的财政补贴,标准化程度越高补贴也越多。还有对这类场新养的前四批鸡给予出栏体重每斤0.07元的补贴,还有的地方倡导规模化养殖,对饲养1万只以上蛋鸡场给予10万元的财政补贴。还有一些国家贴息贷款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和程度扶植养殖业。这些政策,一方面给养殖业注入了启动规模化场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吸纳了业外资金的流入,应该说,资本这只无形的手正助规模化养殖一臂之力。但我们也要看到,资本是讲求周转率和回报率的,它的天然属性是利润挂帅,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如前所述,不会短期内呈全面良性态势,那么,养殖效益就很难如期而至,这还没有算疫病的因素、市场行情的因素、养殖环境的因素。所以,假如养殖业的资金回报不够理想,金融资本在养殖业能支撑多久?能否还持续注入养殖业?注入多少?换句话说,假如养殖业的盈利能力不高,资本会不会转移到更有利可图的方向去?笔者认为是会的。当然,这会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结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整个养殖业会因效益利润因素呈现此起彼伏高低交错的发展格局。总的趋势是日益朝规模化推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