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汕头东江畜牧使用柏涵琦“关键营养”效果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28  作者:柏涵琦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202

随着柏涵琦“关键营养”系列产品在华南地区的进一步深入推广,和柏涵琦国际农业集团对粤东市场的正式全面开发,柏涵琦集团于“柏涵琦•汕头养猪技术交流会”举办前后在粤东地区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汕头市东江畜牧有限公司进行了“关键营养”核心产品“琦乳多”和“生长素”的实验。汕头市东江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31日,是一家以高品质种猪繁育、生产为主体,配套规模生猪饲养,利用养殖资源实现养、种结合的现代化高科技立体养殖企业。公司注册(实收)资本2,900万元,占地面积354亩,常年存栏经产母猪5000头,年生产各类种猪和商品猪100000头,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境动物养殖企业注册证》(注册项目为供港澳活猪饲养场),是广东省首批重点生猪养殖场,也是汕头市菜篮子工程项目基地。

汕头市东江畜牧发展至今拥有员工96人,其中博士、教授等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23人,已成为我国养猪行业一流的高品质种源扩繁基地,和高技术、现代化大型养殖基地,在我国粤东地区具有突出的行业地位。其长期以来经营供港澳活猪出口业务,在养殖技术、饲养管理、贸易实践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品牌效应等诸多方面均在广东养殖行业具有典范作用。

不仅如此,汕头东江畜牧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理念,在硬件投入、饲料的选购、定期检测等各个关键环节都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率先在生产过程中贯彻了国际先进的动物福利制度,从根本上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从生产和产品质量上达到国际标准:在环境建设方面,所有猪舍的建设都尽量考虑到按照猪的生活习性与生活条件;在猪群的管理上,大多数阶段采用自由采食进行饲养,且保证合理的猪群密度,尽量增大猪的活动空间。同时应用最好的技术措施保障猪群生理上的健康,在饲料的配制上,讲究饲料营养的平衡与全面;在保健措施上,以免疫为主,完成了从治疗兽病到预防兽病的过度,基本上杜绝了注射式的治疗,从而最大程度上改善了生猪的饲养环境。

目前,汕头东江畜牧的饲养管理技术及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构成了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公司上市。

本次“琦乳多“和“生长素”的试验便是在汕头东江畜牧有限公司的猪场进行的。

“琦乳多”实验是从同一栋妊娠舍挑选30头重胎母猪,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试验组),每组15头母猪。从妊娠90天开始,实验组的日粮中平均每吨饲料添加2kg琦乳多,喂到25日龄断奶;对照组喂食日常的饲料。两个组统一喂湿料,一天2次,平均每头猪喂料3-3.5 kg/天。有不吃料或其它异常情况及时治疗。

在进行实验的46天(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0月17日)里做好平常的饲养管理。母猪分娩后,在每头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称重,作为初生重,断奶后对每窝进行称重,做好记录。具体的测定项目包括:初生窝重(每头母猪产下的健康仔猪的总重量)、初生均重(出生窝重/产健仔数)、断奶均重(断奶窝重/断奶头数)等。

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的统计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平均初生重为1.488kg,比对照组提高了159g;试验组24.2天的平均断奶重为8.04kg,比对照组24.9天的平均断奶重增加了1010g。(详见表1)

表1两组试验数据结果对比

组别每窝平均产健仔数(头)每窝平均初生重(kg)出生均重(kg)每窝平均断奶数(头)每窝平均断奶重(kg)断奶均重(kg)每头猪平均增重(kg)平均哺乳天数(天)平均日增重(g/头)
试验组1014.881.4889.4776.118.046.55224.2271
对照组9.813.031.3299.264.727.035.70124.9229
另外,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母猪的乳包看上去明显比对照组母猪的要饱满充实,母猪产后外阴恢复良好,而且试验组母猪没有便秘现象发生,发情也很及时。我们知道,在现在的养殖模式中,除了品种优劣和管理水平高低,许多致命的大问题皆源自母猪非病原性的繁殖生理疏于调理所致。养殖户多等到开始发生临床问题时,才进行处理,如“难产就催产”、“奶水少就催乳”、“疾病就用药治”、“发情不顺就催情” 等治标处理;但伤害早已经造成,再作治标处理反使伤害更大更深,结果母猪繁殖力低下、使用寿命短、淘汰率高、出生仔猪存活率低,问题还是没有根本解决。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追根究底,了解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从怀孕后期才开始;而是从母猪怀孕开始,母猪的生理调控机制发生了问题,导致繁殖性能出现问题,这才是问题开始的真正原因。而本次在汕头东江畜牧进行的“琦乳多”试验验证,琦乳多能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小猪的出生重和断奶重,为小猪以后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缩短出栏时间,提高养猪效益。“生长素”实验是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杜长大断奶仔猪(30日龄左右)136头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共68头小猪,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头,总重量为615.5kg,均重9.051kg;Ⅱ组为试验组,共68头小猪,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头,总重量为617.5kg,均重9.081kg。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统一的饲料配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日粮基础上,每吨全价料添加2kg的生长素。在试验期间,自由饮水,其他免疫、消毒和管理按猪场日常饲养管理规范进行。在试验开始(2010年9月12日)和试验结束(2010年10月15日)时对每头试验小猪进行空腹称重,记录总始重、总末重及总耗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发病率。猪若有死亡,则死亡时进行称重,并记录期末重。试验期间每天观察猪群的采食、饮水情况以及有无腹泻等异常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具体的测定项目包括:平均始重(试验开始前平均每头猪的重量)、平均末重(试验结束时平均每头猪的重量)、日均增重(试验期间总增重/试验天数)、日均采食量(试验期间的全部耗料量/(试验期间的总饲养头数*试验天数))、料肉比(日均采食量/日均增重)和发病率(试验期间猪发病头数/试验猪头数)等。经过33天的对比饲喂,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的统计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在料肉比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试验组的平均末重为26.581 kg,对照组的平均末重为24.898 kg,实验组比对照组在平均末重上提高了1.683 kg/头,日增重提高50g/头,日采食量提高37 g/头,发病率降低了33.38%。(详见表2、表3)表2 试验数据结果

组别试验开始仔猪数(头)总始重(kg)试验结束仔猪数(头)总耗料量(kg)总末重(kg)
对照组68615.55914801469
试验组68617.56216301648

表3 主要数据统计结果

组别平均始重(kg/头)平均末重(kg/头)净增重(kg/头)日均增重(kg/头)日均采食量(kg/头)料肉比发病率(%)
对照组9.05124.89815.8470.4800.7601.58/113.24%
试验组9.08126.58117.50.5300.7971.50/18.82%

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两组组内表现基本一致。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试验组的仔猪采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体型较长,毛色红润,均匀度整齐。本次“生长素”实验的试验组共有62头仔猪,实验持续时间33天,总耗料量为1630kg,共用“生长素”3.26kg,共计391.2元,平均每头仔猪分摊6.31元。其所产生的显性经济效益是平均每头仔猪多增重1.683kg,如果按每公斤25元计算,每头仔猪净增收35.77元。所产生的隐性经济效益是提高仔猪免疫力,仔猪发病率显著降低,仔猪骨架发育好,为后期快速增长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试验结束称重时发现,由于生长素具有促进仔猪骨骼发育,拉长骨架的功效,使用“生长素”的仔猪虽然肉眼看上去没有圆滚滚、肥嘟嘟的感觉,但实际体重却重于传统估重。对此,我们特意分别从试验组和对照组选了肉眼看上去体型大小一致的两头猪,进行称重后发现试验组比对照组的猪重2kg。其实,不管是提高猪的出栏率,还是仔猪的整齐度,或者是减少商品猪的育成时间,一切都是从仔猪开始的,所以,从其出生的那一刻起,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一头母猪今年会带来多大的效益。而接下来的仔猪哺乳和保育阶段,进一步决定着猪只的整体健康度和生长速度,同时决定着全程的投入和产出比。所以,仔猪的初生、断奶和保育三环节的重量、健康度和成活率是是否把握住了养猪关键环节的直接体现。而柏涵琦“琦乳多”和“生长素”分别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此文章转载自柏涵琦国际农业集团网站:http://www.parhamqi.com/CN/News-323.aspx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