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广安市2011年畜牧系统经济工作会议在该市畜牧食品局七楼会议室召开。
广安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肖雷,市人大副主任敬世波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五区市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区市县畜牧食品局领导班子成员和该市畜牧食品局全体领导及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年广安畜牧工作取得的成绩,表彰奖励了2010年畜牧工作先进集体,对2011年畜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该市畜牧食品局局长杨贵德作了题为《创新举措 奋力拼搏 努力加快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主题报告。
会议认为,2010年,全市畜牧系统以构建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全力加快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品种改良,重大项目建设,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在面对国际国内重大动物疫情威胁、上半年生猪价格大跌以及“7.17”特大暴雨洪灾的严峻挑战,畜牧经济保持了持续发展态势,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一是畜禽生产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出栏生猪540.97万头、家禽4609.14万只、肉牛7.33万头、肉羊54.11万只、肉兔436.1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94%、7.56%、6.54%、7.68%、7.48%;肉、蛋、奶产量分别达46.82万吨、7.7万吨、2732吨,同比分别增长4.21%、8.17%、4.43%。二是助农增收贡献突出。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89.31亿元,同比增长24.46%,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939.5元,较上年增加95.23元。三是生猪换种有序推进。全市新(扩)建50头规模以上外种猪场62个,新发展5头规模以上外种母猪养殖大户308户,引进外种母猪7236头、杜洛克公猪101头;全市存栏能繁外种母猪27.95万头,占能繁母猪总量的65.53%,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71%。四是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全市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小区)253个、生猪健康养殖示范点43个、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场27个,培育生猪养殖大户1320户、牛羊养殖大户213户、家禽养殖大户284户。五是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全市共组织、发放各类疫苗6023.5万毫升(头份)、消毒药11.75吨;共免疫注射口蹄疫疫苗507.65万头(次)、猪瘟疫苗433.17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16.97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3757.75万羽(次)。消毒畜禽圈舍1264.37万平方米,实现了免疫率、消毒面两个100%。六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集中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6次,整治饲料兽药市场78个次,检查饲料、兽药经营门市3913个次,检查规模养殖场6215个次,查处动物卫生违法案件29起,收缴销毁假冒伪劣饲料兽药产品1500余公斤,无公害处理病畜494头、动物产品6077公斤。全市新增8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或产品,全年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七是科技兴牧成效明显。全市畜牧生产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明显增强。2010年共印发养殖技术资料20余万册(份),举办养殖技术培训186期(次),培训农民3.8万人次,科技赶场58次,播放养殖技术VCD、DVD音像资料40余张,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800人(次),及时解决农民的养殖技术难题2100个。
会议指出,2010年。广安畜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会议要求,2011年广安市畜牧工作要创新举措,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化经营机制创新、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努力把广安建成全国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力争全年出栏生猪560万头、家禽5000万只、肉牛8万头、山羊60万只、肉兔520万只;新增外种母猪5000万头,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增加120元以上。
会议还对当前工作特别是春季畜禽生产、春季防疫、标准化养殖小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最后,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肖雷从围绕转变生产方式这一条主线,突出基地强市、产业加工两大抓手,牢抓良繁体系建设、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三个关键,强化与新农村建设、农业基地建设、市场营销、机制创新四个结合等方面对2011年畜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畜牧系统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创新举措,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