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瘦肉精衍生的问题更值得重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19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62

在“卫生署”检出含有瘦肉精之后,美国牛肉又成为新闻焦点,虽然所有同批次产品都已在大卖场下架,但有多少已经下肚?对台美贸易投资架构协议(TIFA)的重启谈判会不会因此生变?是否会引发政治风暴?在在都引人注意!

根据调查,两家大卖场贩卖的问题牛肉共计一六六七公斤,目前除已售出者,其余都全部下架,但究竟有多少被消费者吃下肚子?至今并无翔实统计。

瘦肉精如果食用过量,对人体会产生若干副作用,但这次验出的瘦肉精含量,远低于国际订定的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上限。依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若以体重六十公斤估算,每人每日可接受摄取六十微克,这次输出的量为O.六四至二.八四ppb,须每天吃二十一至九十四公斤牛肉,约相当于一百二十一至五百四十三客的六盎斯牛排,才会超过每日安全摄取量。因此,从客观的数据应可断定,即使吃了这批含有瘦肉精的牛肉,也不会有致命的影响。

然而,这次事件衍生的许多问题,令人不得不重视:首先,这批问题牛肉早在去年底就已查缉发现瘦肉精,由于事涉敏感,“卫生署”一直不敢公布,直到杨志良署长一声令下才发布消息,可是已经有许多问题牛肉卖出,虽说侥天之幸,不会危害人体,但如此慢半拍的处理方式,老百姓怎么能放心!

其次,在上次美国牛肉风波中,政府强调会以“三管五卡”的严格措施保障民众的安全,可是从这次瘦肉精事件中,食品药物管理局在查验多日之后,却连贩卖的通路、来源为何?海关检验的数据,在记者会中说都不明白,究竟是另有隐情?还是查不清楚?怎不叫人启疑?又如何使人能够信任“三管五卡”的功用?

我们必须指出,政府采用超过国际标准来检验食品安全,当然值得肯定,问题是这样的作法能不能贯彻执行?如果规定十分严苛,执行却相当宽松,还不如订定合理标准严格执行。以瘦肉精为例,目前有二十六国及地区开放使用,包括美国、加拿大、纽西兰、澳洲及南韩、香港等地。换言之,即使我们在台湾禁止,在这些地方仍然可能吃到含有瘦肉精的牛肉,试问,如此禁止有何意义?

再者,瘦肉精有很多种,美国允许畜产业者在饲料中添加的“莱克多巴胺”,相较于去年十二月底岛内养猪场添加瘦肉精“可尔特罗”和今年初查获的“沙丁胺醇”,对人体毒性都比“莱克多巴胺”要强几百倍以上。试想,岛内光已查获的瘦肉精药物,至少就可以配制成三十万吨的饲料,未查获的必然更多?我们对进口的瘦肉精如此之严,对岛内的不肖饲料厂与养猪场,难道不应该同样严格取缔吗?

至于TIFA是否会受到影响,虽不能完全忽视,不过,只要事关人身安全,绝对还是要严格把关,绝不能因为争取商业利益,就以民众生命安全做为代价。只是,我们也无须把标准设定在不必要的水平之上,徒然制造许多无害却违法的事件。

正因为如此,我们虽然不赞成受到美国压力,政府就为美国牛肉开后门;但我们也不赞成因为岛内养猪团体反对,政府就不订定残留瘦肉精的合理限量标准,毕竟,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是科学问题,应该有理性的讨论空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