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阿盟农牧部门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目标,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节地、高效、内涵增产的生态、精品、特色农牧业,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区协调发展。
一是强基础,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盟农作物总播面积达48.17万亩,较上年增加0.85万亩,粮经比调整为4:6,粮食总产17.14万吨,较上年增加1.5万吨。节水灌溉面积达28.2万亩,其中膜下滴灌36550亩。高产优质专用农作物比重达75%。6月末牲畜总头数达169.9万头(只),同比减少1.6万头(只)。全年农区牲畜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只)。精品绒毛业、绿色肉食业、有机果菜业、特色沙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
二是创条件,办实事,全面落实政策。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860万元,较上年增长2.86倍,购置各类农机具1249台套,受益农牧民758户;完善和新建沼气村级服务网点15个;农牧业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参加农牧业保险的户数9946户,较上年增加4644户,种植业参保面积33.88万亩,较上年增加11.44万亩,参保牲畜897头只。全年保费总额1014.38万元,较上年增长1.6倍,理赔总额581.96万元,较上年增长5.8倍。
三是抓项目,重管理,推进生态建设。全盟草原保护建设总规模达1420.73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42%。其中:人工种草11.19万亩;饲料作物种植19.63万亩;饲用灌木种植59.28万亩;青贮玉米种植9.9万亩;草地围栏封育685万亩;草地改良36.3万亩;草原鼠害防治328万亩,虫害防治237.43万亩,灭除毒草34万亩。禁牧休牧面积达到5019万亩,30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
四是强防控,促整顿,提升质量安全。全盟重大动物疫情免疫密度达到100%,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农、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无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五是抓服务,搞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培训农牧民1.62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推广舍饲养殖、设施种植和特色产业等农牧业适用技术23项。
六是整项目,惠民生,推动试点建设。结合全盟"一带两区"产业布局,合理优化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区域和产业,制定下发了《全盟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成立10个专项工作推进组,采取整合涉农涉牧项目资金、积极协调争取支农支牧再贷款资金、龙头企业和农牧民筹集配套的措施,全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12个试点建设。产业培育逐步形成,一些公益性岗位、商服楼、牧家游以及设施农业、舍饲养殖、特色沙产业和企业务工已成为试点地区发展生产、促进增收的主要渠道。
七是强措施,力争取,拉动项目建设。农牧业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和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已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32084.92万元,比上年增加11118.42万元,增长53%。争取到2010年退牧还草工程总规模520万亩,补播120万亩,中央工程投资8480万元,比上年增长92.7%,五年饲料粮补贴12498.75万元,涉及农牧户1424户4047人。争取到2010年游牧民定居工程1075户3371人,中央自治区投资3762.5万元。落实新项目阶段性禁牧250万亩,自治区投资625万元,惠及牧民951户3412人。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牲畜良种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牧民燃油六项补贴4206万元。争取到2010年农牧业专项、生产救灾、现代农牧业发展等农牧业专项资金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基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等项目资金2512.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