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迎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春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07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84

2010年,全省畜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06亿元,同比增长12%。这意味着,在市场滑坡、自然灾害等困难面前,我省畜牧业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逆势增长,展开了由数量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新画卷。

畜禽养殖场减少粪污排放460多万吨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切实改变当前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刮起了由单一注重畜产品数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环境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的“旋风”。

各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支持,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并整合畜牧小区以奖代补资金、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通过项目带动,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去年,鄱阳湖区、五河干流区域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425家需达标大型养殖场,有405家已完成粪污处理改造或搬迁、关停,全省畜禽养殖场减少粪污排放量460多万吨。目前,第二批2891家需达标企业粪污治理工作正扎实推进。

为满足畜禽生产对良种的扩张性需求,全省进一步增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供种能力,全年新增种猪场20余家、种禽场10家,生猪、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0%。

生猪产业不断升级进位

去年,我省生猪出栏2980万头,同比增长5.9%,生猪存栏1760万头,同比增长4.8%;生猪外销同比增长10%,仅销往上海市场的生猪就突破200万头。

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坚持一手抓农民适度规模养殖,一手抓企业集团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推动畜禽规模化水平稳步提高。去年,全省规模养猪达77%、规模养禽比重达71%。全省有3000多家畜禽养殖场主动参与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其中48家畜禽养殖场被评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52家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

坚持两手抓,推动了我省生猪产业不断升级进位。去年,全省生猪良种覆盖率、出栏率和规模养殖比重三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全省涌现了4家国家级和4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猪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畜产品合格率居全国前列

去年,在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中,我省畜产品合格率居全国前列。

各地把坚决查处、严厉打击各种违禁添加行为,作为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去年7月上旬,省畜牧兽医局接到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通报,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的2吨全脂奶粉可能含有三聚氰胺违禁添加物。经省有关部门检测,这批全脂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乳猪教槽料三聚氰胺含量均不合格。在查明情况后,省有关部门和相关设区市农业执法部门对问题奶粉进行了封存销毁,并依法进行了处理。

对饲料中高铜、高锌等超量添加行为,我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做到监测与执法联动,检查与执法联动;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既加大养殖环节的源头管理,又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各地对贩卖含瘦肉精的猪肉和肉制品的行为,从速从严从重查处;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行为。对于查获的案件,严厉打击,决不姑息。

打好“三大战役”,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我省切实打好抗洪救灾保卫战、价格波动攻坚战、“三大盛会”护卫战“三大战役”,确保了全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特大洪灾发生后,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及时开展环境消毒灭源工作。灾害期间,我省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迅速制定措施、方案,积极为灾区调配畜禽种苗,帮助受灾企业和农户加强生产自救,指导受灾畜禽良种场重建,加快补栏和扩群,尽快恢复生产。

去年上半年,我省生猪价格出现持续下跌,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测,提早预警,联合有关部门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并及时将生猪生产预测预警信息对外公布,让养殖户及时了解价格波动趋势,合理补栏和出栏,规避了市场风险。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强监管,保障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第五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三大盛会”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事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