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总结了2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运用生猪监测预警系统取得的成效,研究部署了新形势下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祝钧副局长在讲话中说,近年来,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缩短、振幅加大,对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新的冲击。为防范市场波动风险,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在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党组的重视和支持下,我省于2008年5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猪生产及价格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数据采集涉及面广,覆盖全省18个市(州)、68个生猪主产县(市、区)、1360个乡镇和2720个村。对育肥猪、仔猪、母猪及市场猪肉价格和主要饲料原料进行了适时监测,对监测点的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系统运行两年多来,运行良好,效果明显,先后经历了两次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检验,共发布生猪监测预警周、月报130期,为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代表省局,向参与和支持开展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各级统计分析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祝副局长从三个方面总结了生猪监测预警工作的的特点,一是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养殖场户规避市场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时效性、三是为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他认为,在看到成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统计不完整、上报不及时、发布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软件系统也有待升级换代。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措施、加以完善。
祝副局长在讲到扎实做好2011年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时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目标,增强监测分析的前瞻性、主动性、准确性,善于把握生猪市场波动的规律性,进一步做好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监测分析的水平、进一步加大信息的发布力度。
祝副局长强调,各监测预警县,务必要从四个方面加强队生猪监测预警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各地在机构改革中,不论畜牧部门是否与种植业部门合并,都务必要把监测预警工作,作为当地稳定生猪产业的大事来抓,健全考核制度,坚持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二是在全省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经费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省、市、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将生猪项目资金与生猪监测预警工作结合起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统计分析人员变更后,要避免出现工作交接上的“真空”,做到部门领导有人分管,县乡村三级统计监测队伍不散。四是县(市、区)局领导要关心统计分析员的统计监测工作,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祝副局长最后希望,68个监测县参会代表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做好明年生猪生产监测预警的各项工作,为我省生猪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会议期间,北京有关软件专家还对统计分析员开展了生猪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升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