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禽畜滥用抗生素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现象,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政协日前调研后呼吁,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力度,遏制禽畜滥用抗生素行为。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2006年上半年的一项检测显示,我国市场上有50%左右的牛奶抗生素残留超标。我国每年生产700吨诺酮类药物(抗菌素),其中有一半被蟹场、蛇场、乌龟场、黄鳝场等养殖户用掉,再加上其他种类的抗菌素,抗菌素使用总量变得模糊。巴林右旗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利益驱使和监管漏洞是造成禽畜滥用抗生素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了市场需求,不少饲料厂积极主动地生产“有抗饲料”,而陷入“耐药性”怪圈的养殖场或养殖户,又不得不对生病的禽畜加大抗生素的用药剂量。恶性循环之下,“有抗食品”就通过餐桌变身成健康的“隐形杀手”,人体也成为抗生素残留的“收容所”,耐药性不断增强。
为此,巴林右旗政协建议,应加快治理禽畜滥用抗生素的立法实践,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细化监管任务和违规责任,明确禽畜滥用抗生素标准和滥用抗生素的处罚措施;加强兽药市场监管,对禽畜抗生素类药品可参照人用处方类药品管理措施实施监管,对于不按规定出售禽畜用抗生素的经营户,在经济上实施重罚,确保在源头上堵塞漏洞;将禽畜食品有害物质残留监管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加大监管力度,严防有害禽畜食品走向餐桌;有条件的地区应在禽畜产品供货商和终端零售市场之间设立中间批发市场,通过监管中间批发市场控制禽畜产品的销售,达到校正生产和全面覆盖的目的;广泛宣传禽畜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增加人们对禽畜滥用抗生素危害的认识,抵制畜禽滥用抗生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