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局创新机制,完善措施,扎实做好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是明确目标责任。全市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制定了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方案,重点明确防控任务、目标和技术规范,目前已完成了集中免疫任务,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二是实施五个到位。蓝耳病免疫到位。细化了蓝耳病免疫工作方案,对免疫防控程序和技术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效果评估,进行了层层分解,排出时间进度,落实目标责任。疫苗组织到位。全市先后订购禽流感疫苗1995万毫升,猪瘟疫苗418万头份,口蹄疫疫苗519万毫升,并在秋防之前发放了猪蓝耳病弱毒疫苗240万头份,基本满足了防疫需要。技术培训到位。先后对全市中心主任和骨干人员进行了实验室监测检验技能、牛羊监测样品采集、综合防控技术3次技术培训,极大的提高了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免疫质量和密度到位。严格按照免疫方案要求,落实责任,规范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目前全市的集中免疫工作已基本结束。技术操作到位。明确提出了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的“五统一”要求,做到防疫档案以村、场为单位建立,按照一村(场)一册的要求,规范免疫档案,并统一印制发放了信阳市政府采购疫苗供应明白卡,做到防疫员一人一卡、规模养殖场一场一卡。
三是集中突出重点。一方面结合信阳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示范区建设,重点突出了对水禽的防疫;另一方面重点抓好规模养殖场的监管,要求存栏母猪50头、肉鸡10000只、蛋鸡5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全部由县区畜牧局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分包,并签订防疫责任承诺书。
四是做好四项工作。其一,抓好疫病监测。全市进一步调整并确定了
一、
二、三级疫情监测网点,监测网点由上半年的275个增加到332个,新增57个。其二,加强检疫监管。严把生产、流通、屠宰等环节安全。其三,建立应急机制。加强了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并实行备案制度,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做好实验室管理,市级实验室在全省率先取得了兽医实验室合格证,为华英集团出口欧盟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其四,强化督导检查。成立督查组对全市秋防工作进行不间断地巡回督促检查。各县区全部实行了科级干部包乡镇,县区技术骨干包重点,乡镇防疫员包规模养殖场,村级防疫员包散养户的“四包”防疫新机制,做到了每个环节有专人负责,每个养殖场户防控工作有专人监管指导,有力地促进了秋防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