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市蛋鸡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蛋鸡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我市蛋鸡产业在宏观管理、疫病防控、良种繁育技术、消费引导等层面仍存在差距,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规模总量过剩: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和行政管理,养鸡总量得不到控制,全市的总产能严重过剩。生产以3年为周期波动,鸡蛋,鸡雏,下架鸡的价格也随之波动,养鸡户无所适从,盲目跟风,重复投资,往往赔钱。导致房舍设备空置,资源浪费。
二、从业人员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差。
三、政府没有对蛋鸡行业明确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四、区域规划和管理缺失,鸡蛋一是全市流通的商品,却没有一个基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生物安全条件基础上的全市统一规划。
五、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行业协会职能缺失,政府管理无依据。
六、鸡蛋的商品属性不全:没有外在标识,无法区别内在品质,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低质低价,生产水平已经严重滞后,不符合现代食品消费潮流。小农户无法越过品牌蛋经营的门槛。生产和消费已经完全脱节。
七、一体化生产有待发展,养鸡户只是中间商结合到一起,生产经营防疫没有协同。
八、小规模饲养条件简陋,开放鸡舍无法控制鸡舍内环境,冬冷夏热,白天光照过强,没有排风设备,室内空气质量差,饮水设备漏水,鸡的最基本生存条件得不到保证。
九、生产的分工、分化不彻底,养鸡户即养产蛋鸡又养育成鸡,疾病交叉感染,育雏设备利用率低,育雏质量不达标。良种鸡的遗传潜力得不到发挥,育成鸡体重不够,产蛋鸡死亡率高,鸡的产蛋缩短,饲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降低。
十、生产和布局不符合生物安全原则:养鸡户自成体系,多日龄鸡混养,人畜禽混居,户与户相连,村与村相连,不同鸡群和不同养户之间无隔离措施和防疫屏障,无法全进全出。
十
一、配套的服务体系没有生物安全的概念和责任以及政府的监控管理,饲料、送料车、鸡蛋包装箱、运蛋车、运鸡车都是造成疾病传播的途径。
十
二、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使用不当。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早期感染传支,禽流感得不到控制,细菌病泛滥。形成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十
三、品种单一:目前市内主导品种是海兰占到80%以上,其他是罗曼和依莎占到20%,良种扩繁体系跟养殖户关系松散,个别场家以次充优,生产冒牌产品。
十
四、粪便污染: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大都院外露天堆放,污染环境,恶化了农村村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