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北大猪肉佬”6摊档昨日开张,一天免费送肉100公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14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64

昨日,北大毕业生所打造的高端品牌猪肉 壹号土猪连锁店,高调抢滩中山城区的竹苑、厚兴、南下、延龄、翠景、烟洲等6 个市场,肉贩们有赞有弹,赞者称有其加入可实现共赢,弹者对这搅局者浑身不自在,拿起猪肉刀敲打秤盘作抗议状,甚至搬出音响放歌对攻、动用板车拦路阻挡等。不少街坊则是为领免费的2 两猪肉大排长龙,场面甚是热闹。

举牌满场吆喝挂电视做宣传

“红烧排骨,红红火火。排骨煲汤,十里飘香。”昨日早上8点多,几个身穿统一黄色T恤的青年在南下市场肉类6号摊档前大声吆喝——这是“壹号土猪”连锁店的开张之日。与此同时,在竹苑、厚兴、延龄、翠景、烟洲等市场,他们的身影和声音都成了市场最受关注的焦点。

两米多宽的摊档门面前,大蒜、红辣椒、红灯笼等小装饰高高挂起,更吸引人的是这里还装备了屏幕宽大的电视机,上面滚动播放着该品牌猪肉的老总做客央视的节目。宣传人员还高举着广告牌在市场里面来回走动,高声吆喝。“壹号土猪”品牌猪肉老板、被称作是“北大猪肉佬”的陈生还扎起围巾,戴上黄帽子,亲自操刀为顾客切肉。

一天免费送出一头猪

“最后一张给年纪最大的吧”在“壹号土猪”免费领换肉券的地方,汹涌而来的街坊让工作人员预料不及,以至于在处理最后一张肉券的时候只能让老人优先了。

据了解,昨日早上8点不到,南下市场免费换取肉券的队伍已经排了十几个人了,他们都是冲着“免费”而来的。“肉虽少,但头一回,主要还是尝尝味道嘛。”不少市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家庭主妇这样表示。在竹苑市场,记者也看到不少顾客一买就是一二公斤。

“一天基本送出去一头猪。”陈生说,在中山的6个摊档每天约送出100多公斤猪肉,相当于每天送一头猪,且会持续免费派送7天。

同行板车挡路收音机放歌“对抗”

在南下市场,“壹号土猪”摊档前围满了前来光顾的市民,以至于邻近摊档的老板林女士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大声驱赶买肉的市民不要越界,激动的时候就直接拿起猪肉刀一个劲地敲打秤盘,以示抗议。

而对面摊档的老板则搬出了收音机,将音量调到最大,喇叭对着“壹号土猪”摊档播放歌曲。有的肉贩老板甚至在自己的小平板车上面放几桶猪杂碎,推到走道的入口处,不让市民通过。

不足10%的份额难洗牌中山猪肉市场

“生意反差大,主要还是市民的心理问题”,南下市场刚开张第二天的肉贩林女士认为,她所卖的猪肉与“壹号土猪”差别并不大,市民追捧“壹号土猪”可能只是因为在心理上“看上去很不错”而已。

而竹苑市场的某肉贩老板就向记者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壹号土猪”进入市场,从短时间看,他们的生意会受到影响,但是过一段时间后,整个市场被带旺了,买肉的人多起来了,市民肯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价位的猪肉。

“由我们一家来搅局,对整个中山是好事。”陈生说,“壹号土猪”每个档口平均才卖不到2头猪,占市场份额不到10%。他认为,猪肉的市场还远没有细分,品牌猪肉的出现会给猪肉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对话

我只做猪肉高端市场

猪肉,北大毕业生,这两个反差甚大的词语在陈生身上融为一体。但自那一刻起,北大猪肉佬的称号以及它所引发的各种所谓争议都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北大才子卖猪肉是否意味着教育的贬值?开设屠夫学校、招聘硕士研究生卖猪肉又是否炒作?昨日,陈生现身中山,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曾说过卖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您认为北大水平是怎样的?

陈生(以下简称陈):当年北大的陆步轩也卖猪肉,但只开一家店,并不是像我现在开这么多的连锁店。我当时想,陆步轩你都卖猪肉卖了这么多年了,你就不能卖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后来与他做了朋友,我发现自己误解他了。他一个档口一天能卖12头猪。作为屠夫,他就做到了微观系统的北大水平。他的同学想拯救他,后来发现他一个月能拿一万多,有车有房,平时还能喝点小酒吟点小诗,都开玩笑说:都不知道谁救谁啊?但在经营方面,他并不是北大水平。

我只做猪肉高端市场,没有野心也没必要做所有的市场,只面向对品质敏感的部分人群。

记:您怎样让市民买猪肉只认准壹号土猪的牌子呢?这些猪肉在卖给市民前有什么检测吗?

陈:个体户如果猪肉有问题了,关掉一档口也就只损失2到3万块钱,换个地方再卖。但如果我的一家档口出现问题被曝光了,我可能好几个亿就没了。

我始终觉得食品品质是第一位的。可我们的猪肉上餐桌前,要经过四道关卡。猪出栏前,检查有没有瘦肉精;在屠宰场,也要抽查一次。最后还要经过国家统一的检测,最后,我们还有12个监督员,作为神秘顾客到摊档检查猪肉是否有问题。

记:您从一开始卖猪肉就与北大紧紧联系在一起,有没想过自己代言壹号土猪?北大猪肉佬的称号对你的生意有没有帮助?

陈:2008-2009年的时候,我被媒体炒得很火,各种话题都有,说我北大才子为什么卖猪肉,又说我为什么要招研究生卖猪肉。但是后来我们一调查,被炒得最火的时候,我们猪肉的销售并没有受到影响,生意几乎没有增长。总体来说,媒体的炒作对我的生意基本没有实质的影响。

我曾经找过《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的一位女主演,想邀请她代言我们的壹号土猪。当时给了30万,但还是没有成功。她的要求是,不能在镜头中与猪在一块出现,连猪肉也不行。

记:我们以后买猪肉会不会越来越贵?

陈: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有时候吃东西我也忐忑不安的。猪肉品牌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顾客对市场上猪肉的品质无法鉴别好坏,以后就主要看品牌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管价格是否上涨,各种产品都要经过充分的竞争。壹号土猪去年的利润大概是10%,我当时定价的时候就考虑了这个问题。如果定价过高,竞争者就认为这是个暴利行业,就会蜂拥而至,最后整个市场就乱了。一个合理的定价就相当于设置了一个门槛。

记者手记

他不仅仅是个话题人物

黑黑的脸庞,手臂也被晒得黝黑,手腕上没有所谓成功人士佩戴的手表。身穿几十块钱一件的普通粉色T恤,腿上套的是西裤,脚下蹬的却是运动味道十足的休闲鞋。此前网络所见信息,大多是北大才子与卖猪肉一事所造成反差之种种话题。而他作为一名企业家所散发的个人色彩,却被淹没在这些有些喧嚣略显浮躁的标签中。

他递给记者的名片,白底黑字,没有任何的彩色,中间姓名陈生二字之下只留有电话与邮箱。

曾经顶着北大才子称号的他,现在拿捏起一块猪肉,分外有门道。只需要摸一下猪膘的厚度,就基本能判定这头猪的重量以及生长的时间,看一眼,就能知道猪头的质量好坏程度。

而当年,他为寻找优质的猪肉,就提着几个电饭煲走南闯北,看见猪肉就买回来放煲里面煮,只放点盐。煮熟了就慢慢品尝,比较。如今他的嘴可说得上是吃遍天下猪肉第一嘴。

作为话题人物,他早已被关注。而作为实实在在的企业家或者说一个成功的猪肉佬,他显然值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尤其值得那些敲秤盘放高歌的同行们研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