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斗”胜美国进口鸡,国内肉鸡业终于翻身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05  浏览次数:224

“斗”胜美国鸡 国内肉鸡业终于翻身了

商务部日前发布2010年第52号公告,对原产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发补贴调查作出最终裁定。

公告称,经过调查,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存在补贴,中国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8月3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实施期限5年。

这个宣告国内肉鸡产业“胜利”的贸易裁定,令这个行业的走向备受关注,而我们日常消费生活中的肉鸡以及相关加工产品的价格也正产生着微妙变化......

昨天下午,在皇姑区一家漏天农贸市场经营肉鸡产品的赵海燕这两天正在发愁,因为他的供货商供不上货了。

“昨天我要了3000多块钱的货,结果只给我送来500块钱的,今天更糟糕,一点货都没给我送。”

更令赵海燕郁闷的是,要不到货,肉鸡的价格却在涨......

贸易争端“胜利”的影响

“威吓”效应已被市场提早消化

赵海燕的遭遇在其他几处零售商那里也出现了,只是变现程度不一样。

“最近一两个月,上货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有点费劲,以前供货商的业务员经常来转,现在的打电话好好商量着要货。”铁西区被一路附近一家农贸市场的鸡肉零商小王说。

国内肉鸡开始抢手,与这个行业刚刚结束的中美贸易争端有关系吗?

按照商务部最终裁定,进口原产地美国的白羽肉鸡已经从8月30日起开始征收反补贴税,“这个税并不是说美国生产企业来交,而是进口经营者缴纳”。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赖春生昨日表示,交税之后经销商是否会提高国内产品价格还很难判断。

之所以很难判断,与国内肉鸡市场硝烟味道依旧浓厚有关,即使是美国肉鸡被“打败”,但国内这个领域的竞争却远未止步。

代表企业提起反补贴诉讼的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当初提起对美国企业的反补贴调查,目标是要维护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2008年中国肉鸡产量是590万吨,而美国进口产量大约58万吨,接近10%的比例在日常消费中已经不算小。

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出口中国的肉鸡价值6.76亿美元。,但年上半年年中国进口的4.07万吨肉鸡产品中,美国占90%的比例。

但“商务部的裁定已经提早在市场上有消化。”马闯表示,这种贸易救济有“威吓”的效应,对进口商有一个警示,一般不会立竿见影,而往往提早就引起了被调查方的市场反应,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美国肉鸡进口量的减少,包括鸡爪子、鸡翅、鸡胸肉等,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据了解,因为需求的差异,使得国外的肉鸡产品在国内有不同身价。进口到国内的美国肉鸡中,大约有一半是鸡爪,有媒体称它们在美国仅卖两美分一磅,基本都是宠物用,但在中国的价格要高出20多倍——鸡爪在中国被认为是美食。

记者昨日在沈阳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了解到,沈阳市场上进口美国的肉鸡产品并不多。

肉鸡抢手的真正原因

国内肉鸡养殖数量供不上市场需求

按照正常理解,美国产品进口受到抑制之后,国内供应量相应减少,而需求并没有减少,这样价格就会走高。

但这并不是国内肉鸡产品价格走高的全部原因所在。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美国鸡进口量被抑制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这个行业供需矛盾的出现,才是货源抢手的真正原因。

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禽业方面负责人邱嘉辉表示“至少现在看,这个反补贴的裁定并没有对国内肉鸡产业的行情形成直接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国内养殖企业赚钱,但生产加工环节赚的并不多,屠宰环节甚至是亏损的,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这一点有着权威数据的支撑,记者从沈阳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沈阳市肉鸡出栏5150.5万只,同比下降了0.7%。

对比同期的生产,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禽肉产量却是同比增长的,上半年全省禽肉产量53.1万吨,同比增长8.2%。

“2010年以来,肉鸡收购价延续了去年恢复性回升趋势,小幅震荡走高。”省统计局相关人士分析,全省肉鸡生产的增值空间比较明显。

供需矛盾传导的结果

鸡肉涨价,鸡爪子也涨价

据邱嘉辉介绍,2008年、2009年的时候,养鸡基本上不赚钱。今年以后,毛养鸡量在减少,太高了毛鸡价格。

“大约两个月之前,毛鸡价格开始全国性上涨,最开始3.90元/斤,后来是4.00元,在后来一点一点到现在的4.65元,甚至一些小型屠宰加工企业都收不到毛鸡。”

但国内肉鸡行业的需求是不会萎缩的,2009年,美国人均鸡肉消费全球排名第一,美国人均42.6公斤,而中国人均仅2公斤,未来消费空间很大。

按照辽宁省统计局的检测,几句目前收购价计算,省内非合同养殖户每年出栏一只肉鸡可获利0.5—1元,略有盈余;合同收益仍保持在1.5—2元的较高水平。

沈阳华美畜禽有限公司养殖环节负责人成昌海透漏,现在他家养一只鸡的纯收入是6—9元,货源很抢手,“前几天我们300—500吨的肉鸡产品很快就卖没了,基本上两三周之内就走光”,这使得整个行业的价格出现了提升预期。

“一般情况下每只鸡是在3块钱左右的利润,但怎么也不赚钱,每只鸡的纯利润也会在1—3元之间,一直比较稳定。”成昌海称。

除了需求潜力外,成本方面的压力也是毛鸡身价提高的原因。成昌海介绍说:玉米、豆粕的价格也在涨,按饲料添加比例,折合到每吨饲料的成本上涨了80元。

价格上涨的势头依然显现,记者从沈阳市物价局了解到,近日白条鸡价格已经开始上涨,而销售量增幅并不大,例如昨日的销售量比1日下降了0.5个百分点。

邱嘉辉表示,现在鸡爪子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0元/公斤的20年来高位,而赵海燕说,与年初相比,每类产品的零售价每斤涨了大约1块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