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深圳市官员最近表示,今天的深圳不适合养猪, 合法的养猪户也要通过产业转移搬离深圳。这一句话,在网上掀热议。
其实不光是深圳, 今天很多的城市,都已不适合养猪。这既不是歧视外地人,也不是歧视养猪业。而是分析城市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分析养猪业的发展前景,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就是产业分工更明细。城市不适合养猪,但农村适合, 养猪业完全可以也应该移植到农村。这些年来,养猪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很大程度上就在规模化养殖不够。把养猪业移出去,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也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契机, 有利于从根本上稳定生猪生产。
至于有人说,城市不养猪会造成猪肉价格上涨,这样的担心基本没有必要。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生猪供应,靠的是外部市场,只要做好生猪采购,价格问题完全不必担心。
但是, 养猪是一个市场行为,只要没有明确的法律禁入,老百姓就可以经营。这意味着,城市“不适合养猪”, 不能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来一赶了之。如果严格落实环保要求,在城市养猪的成本就会加大,养猪业就会按照市场规律, 自然往农村转移。
但如果养猪户解决了环境问题,符合最严格的环保要求, 那也只能尊重。
若政府认为确实有碍市容,觉得土地可以发挥最大效应,那就不妨采用市场手段,给予资金补贴,引导其主动迁出城市。总之,只能采用市场调节,不能简单抡起行政的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