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定西中药材产业一直处于产业的低级层次。对农民而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药材,只能以便宜的价钱卖出,难以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显然,这种靠售卖原药材的方式无异于“为他人作嫁衣”,“中药材产业”做大,光靠种不行!
然而,打造“中国药都”的愿景始终未变。
此时,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目标,适时将“中医药产业”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力促发展。一字之差,“药都”开始走上一条提升中药材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之路。
据市农业局局长高占彪介绍,我市已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开始步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发展阶段。全市共有93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众多个体加工点。2009年实际加工中药材7.97万吨,加工产值达8.6亿元。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占甘肃省的49%、全国的10%,中药材总产量占全省的39%、全国的4%,已成为新兴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全市已建成陇西文峰、首阳和岷县“当归城”等6个大中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中药材30.6万吨,交易额达29.4亿元。规划建设了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园区搭建产业聚集发展平台,届时定西将成为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的“三大基地”和“两个中心”,即全国最大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中药材药源和饮片加工基地、全国大型制药企业前处理和保健品生产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有着“千年药乡”之称的定西市,正经历着从“中药材产业”向“中医药产业”的嬗变,“药都”崛起正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