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中存在加大滥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的严重现象,这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甲鱼又大又肥,鳝鱼又粗又长,这可能并非好事。一只鸭子要饲养半年才能上市,可现在的一些养殖户在饲料中加催长素,使之40天即上市了。现在的人普遍认为,甲鱼没味道,鳝鱼不好吃,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经常食用以避孕药、催长素养殖的黄鳝、甲鱼等,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激素和抗生素就会在人体内积聚,短期造成明显的抗药性,长期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无公害绿色食品受欢迎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打针、吃药不见效、少儿早熟、女孩子长胡须等,这几乎都和这些动物食品残留在我们人体的激素有关。因此,现在许多人都不愿吃“饲料鸡”、“饲料鸭”等。
怎样不用或少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呢?业界认为,人工发展生产天然活体动物蛋白饲料,如蝇蛆和蚯蚓等是切实可行的。而采用生态技术生产的动物食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前景将非常广阔。
生态养殖原料来源丰富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早就运用人工养殖蝇蛆和蚯蚓处理养殖场的粪便和城市垃圾,并利用蝇蛆和蚯蚓天然的生长激素、抗生素等,代替精饲料投喂经济动物。
生态农业养殖模式是一项全新的无废物生产的生物模式。这种模式投资极少,且无风险。每家每户人、畜、禽的粪便和一些有机垃圾就是最好最廉价的原料。通过生态养殖,可以不断循环利用这些原料,整个过程无废物生产。生态养殖能生产出纯绿色的动物食品,其成本也比购买鱼粉、肉粉等成本要低得多。
能产出优质的活体蛋白众所周知,养殖动物都离不开像一些动物类的饲料,像鱼粉、肉粉等。但鱼粉、肉粉等的价格较高,因此养殖的成本也会增加。实验表明,蝇蛆和蚯蚓就能完全代替鱼粉和肉粉等,并且比鱼粉和肉粉效果更好。
可见,要想有效降低养殖成本、生产绿色食品,生态养殖将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