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新型农户,将其培育成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微观经营主体,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中坚;大力发展畜牧生产性服务业,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搭建全社会都能介入参与的平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畜牧产业体系。根据畜产品需求弹性低的弱点,国家要针对畜产品市场过剩价跌伤农的现实,从市场流通环节入手进行宏观调控。对城市中的餐馆食堂等优质流通渠道,实行有机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准入。推动畜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农民通过畜产品提质增值来实现增收,让城市人吃上安全健康的有机畜产品。
1、将农户培育成在市场化环境中有活力的微观经营主体
千变万化的不确定性是市场的常态。市场大起大落频繁剧烈地波动,让农户吃尽了苦头。虽然,畜牧业还有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但疫病等灾害风险,最终都合并为市场风险。如禽流感灾情尽管闹得举国上下天翻地覆,并没有死掉多少鸡,农户直接的经济损失也并不严重。但消费者心理恐慌谈鸡色变消费萎缩,市场价格下跌销量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疫病灾害风险实质也是市场风险。
在畜牧产业链中,饲养环节处于弱势状态,从事饲养环节的农户则是弱势群体。它们饲养的是活动物,畜禽需要有生长发育的时间和过程,在生产与销售之间有滞后期,无法弹性操作与灵活调节。待市场旺销价高行情好的时候,养殖户马上增产上量已经来不及;当出现市场低谷时,养殖户立即刹车却已经晚了。而搞饲料加工的,搞兽药生产销售的,搞运输贩卖的,搞屠宰加工的,搞畜产品销售的,都能及时踏油门抓机遇,随时踏刹车避风险。为应对变化波动的市场环境,养殖农户需要具备左右逢源的本事,具有既能抓机遇又能避风险的能力。它们的反应速度要快,行动要机敏灵活。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农户,在畜牧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下,就具备这样的应对市场波动变化的生存能力,是适应市场化环境的微观经营主体。
为使农户具备市场应变能力,必须让微观经营主体的农户具有充分的生产自主权。现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等基础生产资料都已承包到户,棚圈畜禽等资源要素也已配置在农户手中,由其自主支配。农民有见机行事见风使舵的自主权,可以自主地决定种还是不种,养还是不养,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进退上下量大量小,都由农户自主决定。鉴于我国发展畜牧业资源要素短缺的现实,为支持农民增收,要进一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畜牧业资源,都统统交给农户。现在某些地区把生态保护绝对化,一刀切实行全年禁牧,林地不允许放牧,山地也不让放牧,连路边田边林边也不许放牧。夏天草茂盛地长起来,冬天再放火把它烧掉。这种只要环保,不顾农民温饱的偏激做法,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实际上鱼与熊掌兼得的办法也是有的,采取半舍饲半放牧的方式,实行季节性禁牧,就可以兼顾生态保护与畜牧发展。
为使农户在市场化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旺盛的发展活力,要大力发展畜牧生产性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配套服务。这个服务体系在内容上是全面的,无论农民种什么养什么,都有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来帮助,没有空白和死角;这个服务体系是专业化的,是信息化的,有有偿的,有无偿的等等。只有畜牧业服务体系健全并有效地发挥作用,农民在市场化环境中从事畜牧产业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有服务体系当靠山做后盾,农民才有条件自主地选择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等。农户是鱼,服务体系是水,有了水鱼才能活,才能自由自在地游弋。
畜牧生产性服务业是畜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是农户的强大靠山和坚强后盾。有了服务体系,农户如同变形金刚一样,脚踏种养业这两只船。能选择上马也能选择退出,在产量上能大能小。它是种养结合的,在玉米行情好价格高时,他就多销售手中的玉米,少养甚至不养畜或禽。在玉米价格跌落卖难时,他就多饲养畜或禽。他不再盲目地长年饲养,而是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适宜时机饲养。他是小型规模化的,因而船小好调头。澳大利亚种小麦的农民,在小麦行情好值钱的时候,他就选择收获小麦,卖粮挣钱。而当小麦行情下跌卖难时,他及时将小麦收割青贮饲喂牛羊。且对奶牛与肉牛,毛羊与肉羊,也根据市场行情动态地调整品种与规模。为提高农户应变市场的灵活性,根据畜产品市场已经饱和的现状,我们不应再大量发展专门化的高产畜禽品种,侧重发展能肉能蛋的肉蛋结合鸡,能奶能肉的肉奶结合牛等。创造条件让农户能够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自主灵活地调整变换品种,根据市场销路订单来决定产量的多少。
2、发展畜牧生产性服务业,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构建适应市场化环境的畜牧产业体系
生产型服务业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的瓶颈,畜牧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也成为中国畜牧业转型的瓶颈。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同样,中国畜牧业的竞争力,也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畜牧业的创新突破,在于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推行“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依靠服务体系的强大支撑,改变畜牧业在市场化国际化环境中的尴尬处境。
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新型农户,它在市场化环境中,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但也需要建设社会化的畜牧业服务体系,来解决农民单门独户无法解决的问题。没有服务体系就没有新型农户,就没有畜牧业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是以畜牧生产性服务业做支柱的创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在服务体系中,有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组织,也有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有政府,有公司,有工厂,还有个体户。仔猪鸡雏来源于种猪场孵化厂,预混料浓缩料来源于饲料厂,产品由屠宰场乳品厂负责收购加工,饲养防疫技术是技术推广部门的事,有困难有问题由政府出面组织协调。还有畜贩子肉贩子搞运输的搞兽药的等中介,资金由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供。这些产业链上的成员,构成了社会化的产业服务体系。它们是社会化的,也是专业化的,通过信息化链接形成有分有合的网络体系。“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搭建平台留出接口,让社会各方面的资源都能投身进来,给它们适当角色,让它们有用武之地。让它们将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顺畅地注入进来,为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产业链中的商业性组织,通过市场化的订单契约组织联合起来,他们根据各自手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产,互相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或服务,形成利益共同体,结成产业联盟。畜牧服务体系中的非盈利组织,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公益服务,这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有些环节市场是失灵的,如同手机在没信号的地区。这正是政府需要支持的环节与内容。如种畜场是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即使赔钱,也得坚持不能放弃,国家要给予补贴。如基层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他要向农牧民推广普及技术,进行指导培训服务。它们不能在农民身上挣大钱,也是公益性的,需要国家给予补贴。
第一,信息服务是畜牧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时代,市场行情及销售价格,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的途径来沟通解决。由政府主导并组织建设信息网络平台,把宝贵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提供给农户。包括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质量信息与数量信息,价格信息与销量信息,各种预测,各种分析,各种说法。总之,围绕这个产业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放在这个平台上,使农民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农民通过这些信息来选择来决策,决定自己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样养,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卖给谁,用什么样的价格销售,现在的行情啥样,下一步是什么趋势等等。现在,农村信息化的硬件正在普及,在宽带条件下电视机手机电脑都能上网,用信息资源做桥梁将农户与大市场连接到一起,这时候农民就能挺直腰杆发挥主体作用,真正拥有了生产的自主权。我国现在有形的畜产品批发零售交易市场不缺乏,但缺少全国性信息化畜产品交易市场。打造信息化的畜产品交易平台,交易费用省效率高意义重大。
第二,技术服务也是畜牧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畜牧科研机构要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各相关技术组装起来,研发出模式化傻瓜化的畜牧技术产品,作为配套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农牧民。这类技术产品,是针对某个特定区域,也是为某个特定产品量身订做的。这些技术不是零散的,而是组装起来的,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技术产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傻瓜化,汽车才成为大众的交通工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傻瓜化,电脑和手机等才能在大众中普及。有了傻瓜化的技术产品,就能出现农民人人都会干,形成户户都能养的产业集群。在推广普及环节,要由基层的技术推广部门,将组装集成的模式化傻瓜化技术产品,送到农户手中,在它们中间发芽生根开花,这最后一公里就接通了。
第三,金融服务是畜牧业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主导下,畜牧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地发展壮大起来。有产前的有产中的也有产后的,有商业性的企业组织,也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它们是知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是化整为零各具优势的。它们也都是需要金融服务的对象。但它们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也不等,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并不一样,如果金融产品单一则无法满足。所以,金融机构要有面向农户的金融产品,也要有针对服务体系所有成员的金融产品。需要通过金融创新,在贷款种类上期限上额度上手续上为“服务体系+农户”量身订做金融产品,体现服务型金融的特色。
第四,“服务体系+农户”是对“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的提升完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的产物。由于服务体系缺失,导致龙头企业“大而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是将服务体系的全部内容都组装在龙头企业内,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使龙头企业成为“大而全”的庞然大物。既含有商业性业务,也包括公益性业务。在生产环节既要养种畜种禽,为农户提供仔猪鸡雏等。还要建粮库建饲料加工厂等,从事收粮储粮榨油产豆粕等业务,还拥有车队运送鸡雏饲料到农户。还建有屠宰加工厂,既有生产生鲜冻品的工厂,还有生产香肠火腿熟制品的工厂,甚至调味品厂包装物厂等等。龙头企业还配套建有研发机构,如畜禽饲养技术研究所、病害防疫技术研究所、饲料配方技术研究所以及配套的实验场等。还要组织技术推广队伍,在农户中从事技术推广服务。
“大而全”的龙头企业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它还要介入流通商贸领域。在国外建销售处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内建销售公司占领国内市场。在市场终端建大型超市或建小型专卖店,在餐饮通路建连锁酒店以形成销售网络等等。在畜牧生产性服务业缺失的背景下,龙头企业种养加销农工商贸一条龙,介入了畜牧产业链的各环节。包括了饲养加工生产和内外贸商业流通。这样龙头企业就逐渐地庞大起来,产业链越来越长,资金需求越来越多,缺口也越来越大,当然资金链也越来越脆弱。
由于畜牧生产性服务业的缺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只好勉为其难,试图去包打天下。现代畜牧业是社会化的大产业,资源要素都分散在社会各成员手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任何企业也都 无法全部掌控。如果是“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龙头企业就是服务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它或专营工厂从事加工,或专营品牌从事市场营销,或专营技术从事研发推广。不再打肿脸充胖子搞“大而全”,既给自己松绑减轻了压力,也降低了给农户带来的系统风险。有了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来充当农户的后盾靠山,农户不再把自己绑在某一龙头企业的战车上。某一龙头企业倒闭,也不至于火烧联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牵进去殉葬。
3、国家要对畜产品市场实施宏观调控,推动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农民通过畜产品的提质增值来增收,也让城市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健康的畜产品
国家信息中心分析2006年中期的宏观经济形势时,取样的是七月份数据:居住类价格持续走高,服务业价格涨幅较大,但是肉禽蛋类价格是下跌的。其中,肉禽产品价格下跌7.1%,鲜蛋价格下降12.9%。就是说,几乎所有的行业与产品都涨价,甚至大幅度地持续地涨价。只有畜产品降价,并且是大幅度的降低。在国内找不出降价幅度如此之大的第二个行业(畜产品价格后来也偶有反弹,但好景不长,仍是跌多涨少)。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致使这个行业已经成为所有行业中利润最薄的行业,几乎是难以继续生存的行业。
需求弹性低是畜产品致命的弱点,因为人的胃是有极限的,肚子就那么大,装进去的食物在数量上有限。全球人口国内人口地区人口就那么多,市场空间也是有限的。现在畜产品市场已经饱和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仍路径依赖地使用短缺经济时代的规模化数量型增长方式,继续加大技术资金等资源投入,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畜产品数量,让更多的畜产品投放到市场。就会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导致蛋贱伤农肉贱伤农奶贱伤农。技术进步与规模扩大,虽然创造了高产量,但事与愿违,农民的收入却不会相应提高,由于卖难反而下降,甚至损失惨重。现在大路货的畜产品,已经数量过剩价格下跌,追求规模化数量型的发展模式,会导致更大的过剩,更严重的价跌。
在数量型增长方式下没有赢家,畜产品市场饱和过剩,价格下跌谷贱伤农,农民增产没有增收。城市人虽然在价钱上得到一些便宜实惠,却难以吃到优质健康的畜产品。由于低质畜产品危害了健康,城市人也算是吃了大亏,因为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健康。现在畜产品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重灾区,这比矿难危害更大,矿难受害者毕竟人数有限,而食品安全危及的是整个社会公众的健康。这比沙尘爆更严重,沙尘不是有毒有害物质,从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数量也有限。而垃圾食物中的重金属抗生素等是化学物质,要吃到人的肚子里,溶入人的血液中,在人体各器官中到处漫游流窜,还进行生理生化反应,甚至潜伏隐藏,对人健康的危害严重而持久。食品安全是比矿难比环境污染分量更重的大问题。正因为这样,对红心鸭蛋多宝鱼等食品安全问题,整个社会高度关注,媒体大肆曝光舆论谴责,政府有关部门也严查狠打。但仅靠谴责惩罚是不够的,食品安全是系统性问题,涉及面广层次深,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有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层面的问题。其中,畜牧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其中原因,不能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更是重要原因,
第一,目前,畜禽工业化饲养方式被当作畜牧业现代化的目标来推行。畜禽高密度地生活在圈舍笼栏内,它们见不到蓝天草地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更谈不上情感需求,只能被动地快长肉多产蛋等。在得不到起码动物福利的前提下,在过劳亚健康状态下,畜禽必然会生病,生病就要喂药,喂药就会产生药残,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况且,现在国际国内对食品安全的标准都升格了,过去允许使用的药物,现在都变成了禁用药,而且禁用药范围越来越大。允许使用的药物越来越少,几乎全部在禁用范围。即使允许使用的药物也有用量限制,苛刻程度达到即使闻一下,都会残留超标。由于工业化的生产体系是根本原因,所以畜禽疫病药残问题带有普遍性,不是个别情况。仅靠谴责与处罚是解决不了的。需要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从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在源头上入手,将饲养方式由工厂化转变到生态化上来,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第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也是数量型的增长方式,这种发展模式追求大规模高产量,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科技和资本也沿着这个方向大力推动促进,导致普通畜产品市场饱和过剩,致使畜产品市场环境日益严酷。在畜产品的饲养加工环节,煤水电油原料人工运费都已大幅度涨价,增加了生产和运输成本。玉米乙醇正逐渐替代汽油成为工业品,饲料玉米因短缺正在涨价。在销售环节,城市中的超市等大卖场已经取代传统的农贸市场食杂店等,成为肉禽蛋奶的主通路,实现了通路垄断。这对畜产品生产者是高门坎是壁垒,是强大的制约。超市大卖场凭恃连锁经营销量大的垄断优势,不仅把价格压得很低,还设置了进店费赞助费店庆费,还有1-3个月的帐期等苛捐杂税。导致销售成本提高费用增加。原料涨价成本上升让畜牧业叫苦不迭,市场过剩价格下跌让畜牧业雪上加霜,城市中销售通路制约让畜牧业腹背受敌,从事畜牧业的农民遭遇前后左右夹击四面包围。
把畜产品假冒伪劣的原因归结为我国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水平低,员工素质低等,都是不准确的。企业规模大小不是产品优劣的必然因素,小企业也能生产优质产品,但前提是优质一定要优价,如果没有优质优价的市场保证,小企业就会采取另类生存的方式,打擦边球偷工减料,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降成本或增产量,以获得微薄的效益来求生存。数量型的增长方式,优质不优价的市场环境,结果就是逼良为娼。人们把食品质量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大企业名牌企业的身上,确实大企业名牌企业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假冒伪劣,必须货真价实。但是优质不能优价的市场环境,大企业更难以挺住和坚持。它不能选择小企业偷工减料的生存方式,只能坐以待毙。数量型的增长方式,优质不能优价的市场环境,是逆淘汰机制,无法获得优质安全放心的畜产品。也不可能像北美欧洲形成几家大型畜产品企业集团,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我国现在缺乏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这是大企业生存的土壤气候条件。
任何行业放任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自由调节,都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不能稳定协调发展。畜产品市场也一样,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靠市场力量自由调节难以实现,需要政府用有形的手进行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当前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也许不是钢铁水泥,而是畜产品。所以,畜产品是最迫切需要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行业。国家对工业品的产能过剩,对钢铁对电力对房地产及时地大力度地实施了宏观调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遭遇过剩危机的产业,能够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现在,低质畜产品的过剩,已经危及了中国畜牧业的生存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农牧民增收,也迫切需要靠国家的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对畜产品的宏观调控,既要防短缺,也要防过剩。如同货币政策,既要防止通货膨胀,也要防止通货紧缩。短缺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过剩则谷贱伤农。
当前,国家对畜产品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防过剩,需要采取措施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政策导向上,不单纯在规模上做文章,在数量上兜圈子。政府要围绕着产品质量投入各种资源,引导支持农户,按有机食品标准生产,并在资金上向有机畜产品倾斜,在技术上向有机畜产品倾斜,在人力上向有机畜产品倾斜。并在市场资源上为有机畜产品提供平台。对城市中餐馆酒店学校食堂等大众集中就餐的优质商业通路,实行有机畜产品市场准入,为有机畜产品提供优质优价的销售渠道,为生产有机畜产品的农户,提供稀缺的市场资源。通过国家政策渠道,给予优质的市场渠道资源,比给农民钱更有价值更解渴,让农民一斤肉获了二斤肉的收入,一只鸡卖出了二只鸡的价钱。通过宏观调控,使畜产品走出过剩价跌的困境,让农民能够通过畜产品的提质增值来增收,同时也让城市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健康的畜产品。国家的宏观调控,既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畜产品的不轨行为。也要严厉打击低价倾销的不端行为,维护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有了优质优价的公平的市场环境,就能有效地对畜产品厂家商家进行监管,要求它们规规矩矩不偷工减料,走优质优价增收的路子。
畜产品质量问题有特殊性,有常规的质量问题,如腐烂发霉超贮变质,这类质量问题,在外观上能够发现容易控制;发生这类常规质量问题,不论价格高低,都不能上市销售;特殊质量问题是疫病问题,是抗生素重金属激素等药残问题。消费者肉眼从外观上看不出来,同时质检部门也无法全部现场监测。让消费者放心的健康畜产品,必须采用健康的饲养方式来获得。让消费者放心的内在健康品质,也必须投入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生产者要舍得把资源投入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品质上,甚至肯以牺牲数量来换取质量,同时,消费者也需要花钱买放心买优质。现在城市消费者认同绿色食品,更认同有机食品,但是不认同绿色有机食品较高的价格。他们希望以普通食物的价格,来消费绿色有机食品,这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不公平的。对畜产品实施宏观调控,需要借助国家的信誉和力量,对消费者进行优质优价的教育。告诉他们“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要舍得花钱买健康买安全买放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健康安全放心是有投入有价值的东西,也要花钱来买,这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已率先脱离温饱,达到小康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也已发生变化,他们追求消费绿色健康安全放心的畜产品。畜产品通过优质化的方式,即使提点价,城市人也能承受,也会理解。这是实行畜产品优质优价十分有利的心理基础和条件。
林毅夫教授指出:“在1978年底到1984年的短短6年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广,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在那段时间,政府高兴,因为解决了粮食问题;城里人高兴,因为农产品市场丰富起来;农民也高兴,因为自己的收入快速增长”。国家通过实施宏观调控,促使畜产品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也能收到“三个高兴”的圆满效果。政府高兴,因为解决了农民增收这个三农的核心问题;城里人高兴,因为吃上了放心健康的食品;农民也高兴,因为农产品增值,为他们提高了收入。我们扶农支农助农不能尽是输血办法,尽是施舍救济的方式,就中国大多数农民来讲,种植业养殖业就是农村的优势产业,农民增收在种养业上找到突破口,它们有了用武之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