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巴东编织动物防疫体系构筑畜牧业安全屏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0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66

围绕“产业兴县”战略,巴东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全县重点产业之首予以突破性发展。而能否搞好疫病防控,有效降低疫病风险,对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全县立足夯实防疫基础、健全防疫队伍、落实防疫措施,不断完善动物防疫体系,为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防疫针都是按要求打的,但究竟能否起到防疫作用,我心里没底。”早些年,动物防疫员汪运树对"脆弱"的疫苗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心里一直存在怀疑:疫苗必须在8℃以下低温保存,由于受条件制约,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无法确保低温环境,疫苗很有可能在接种前就失效了。

2007年仲夏,县畜牧兽医局争取到10万头(份)的疫苗。当时气温已达25℃,为了给疫苗降温,一些基层防疫员不得不采取"土办法",将疫苗瓶放在水桶内,每隔2-3小时换一次冷水,以保证疫苗效果。

舍不得投入,就防不住疫情。2008年,该县从三峡库区产业化基金中拿出150万元,县畜牧兽医局建一个疫苗冷藏(冻)库、购置一辆疫苗专用冷藏车,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建一个防疫冷链室,并统一配备两台专用冷柜和1台专用冰箱;村级以行政自然村或相对集中的地方为基础,建450个兽医防疫服务室,并统一配备1台专用冷柜和1个疫苗冷链箱,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冷链体系。

动物疫病防控关键在队伍,重点在基层。近年来,县畜牧局从培训、管理、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促使重大动物疫病的各项防控措施在农村得到落实。

改变的不仅仅是称谓。官渡口镇火峰村兽医向厚德从事兽医工作30多年,以前人们称呼他最多的是“向师傅”,如今他被聘为动物防疫员。2008年底,该县按照"政府聘用,部门考核"的办法,全县评聘了5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并及时出台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办法,规范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在队伍培训上下了真功夫。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副主任龚云登见证了巴东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提升的过程。2007年夏天,他来巴东签订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合同,当时对能否完成培训计划持怀疑态度。3年来,每年6月在县农广校集中培训两批村级动物防疫员,累计培训487人。

“我们凭良心打好防疫针。”往年春季动物防疫期间,村级动物防疫员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经费保障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瓶颈。 2009年国家取消动物及动物产品防疫费政策后,全县共拿出477万元解决基层兽医养老保险,自去年开始又追加财政预算300万元,以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防疫工资补助。每年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0万元,建立动物强制免疫应激死亡补偿机制,努力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每年的防疫堵疫,就是一场畜牧产业发展的保卫战。这是全县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实践中达成的共识。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巴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模式,采取春、秋两季普注和月月补针的办法,对牲畜口蹄疫、猪瘟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接种。近两年来,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达到了农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搞好防疫宣传,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是搞好防疫工作的前提。在全县张贴散发《致全县养殖户的公开信》,去年编印12。5万份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单散发,今年又编印5万份正在散发中。时下,由村级动物防疫员组织召开的屋场会等宣讲动物防疫知识的 “小会”,在农村随处可见。沿渡河镇还组建了10支宣讲小分队进村入户,宣传动物防疫工作。

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该县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政府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动物防疫责任状,全面落实了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科学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连续两年实现了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的目标。

县畜牧局局长余生安介绍,有了动物防疫体系这道畜牧产业发展的安全屏障,巴东县2009年畜牧产业实现产值7。8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2%,生猪出栏70余万头。如今,又提出了争创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产业发展目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