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把肉鸡养殖业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致富项目,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使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09年,凤城市被辽宁省确定为肉鸡产业“一县一业”重点县,肉鸡出栏达3000万只,实现产值6.6亿元,小小肉鸡“孵”出了一个上亿元规模的大产业,成为畜牧生产中产业链条最为完整的主导产业,带动了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宏观环境
政府重视。凤城市委、市政府对肉鸡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把肉鸡“一县一业”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并编制了肉鸡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各级领导多次到龙头企业、养殖户中进行调研,组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还通过召开全市促进肉鸡产业发展现场拉练座谈会的形式,积极促成肉鸡饲养大户与龙头企业联姻,为肉鸡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细化政策。为扶持肉鸡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凤城市加快肉鸡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各相关部门的任务要求、服务配套措施进行了逐一细化。在用地政策方面: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执行;在水电路政策方面:水利部门将年度已计划落实的小区供水工程列入水利建设项目中;电业部门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将输电线路架设到小区;交通部门结合“村村通”工程建设为小区修建道路;在金融政策方面:要求财政部门全力做好配套资金的筹措,达到丹东市级以上标准的小区给予5万元补贴,同时协调农村商业银行、农发行等金融部门给予重点信贷支持,对资金不足的小区,采取降低贷款门槛的方式给予信贷支撑。
二、放大产业龙头的“乘数效应”,推动产业化经营进程
目前,辽丰禽业、耘垦牧业作为凤城市肉鸡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在肉鸡产业的发展上发挥了越来越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辽宁辽丰禽业有限公司2006年10月投产,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以生产速冻肉鸡产品为主,带动3000户农民养鸡,年增加农民收入6700万元,基地辐射全国各地。该公司采用自动化屠宰流水线设备,速冻设备、生产工艺等技术指标均达国内一流水平,加工的清真肉食鸡产品行销二十多个省市,是丹东地区最大的一家肉鸡屠宰加工厂。
为了进一步拉动全市肉食鸡产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9月,在通远堡大黑山村再投资5000万元新建锦江山牧业有限公司,以种鸡孵化、饲养和科技研发为主。场区规划完全按照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设计,其中保温鸡舍、空气净化、粪便处理、污水处理等环节,都采取了现代化程度高,节约能源的方法。成为我省单场规模最大的父母代肉用种鸡场。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辽宁辽丰禽业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扩建加工厂,将引进两条国际领先水平的自动流水线及冰山集团生产冷冻设备,继续延伸生产链条,增加即食和熟食两个项目。辽丰禽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凤城市肉鸡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其带动和辐射下,凤城市肉鸡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和专业化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培育新型的养殖组织模式,促进产业化各环节良好运转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实践,订单式和专业合作社式正逐渐成为凤城市肉鸡养殖行业中新兴的养殖组织模式,并成为促进全市肉鸡养殖行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模式。“龙头企业+农户”的订单式养殖模式主要以辽丰禽业、耘垦牧业两家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作为集种鸡饲养、鸡雏孵化、饲料生产、肉禽养殖、养殖技术指导和疾病防治、肉禽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企业年肉鸡屠宰加工能力达到4500万只。为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企业与农户签订了较高的保底收购价格,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及时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项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通过实地调查,自推行这种“龙头企业+农户”的养殖方法后,仅凤城通远堡、刘家河两地的订单式养殖户已达200多户。
凤城市各镇区先后成立了白旗凤南、爱阳金山、石城岐福等一批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些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分散的养殖户团结起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合作社和社员签订了协议,统一提供鸡雏、饲料、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社员可以在饲料、消毒剂、药品、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方面享受到更多的优惠,饲养技术明显提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据调查,目前全市入社社员有1500户,占养殖户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