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北京:“物联网”开拓动物卫生监督新视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28  作者:[标签:编辑]  浏览次数:252

4月23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RFID中心主任陈奇副教授应邀,为第七届动物卫生监督所长研修班作了“物联网概念、技术与应用”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物联网的概念及演变、技术体系和应用。 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简单来说,“物联网”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它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对今天互联网的超越,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互联。“物联网”技术体系由四个层面构成,即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其中涉及到多项先进信息技术,诸如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嵌入式与普适计算技术、综合性定位跟踪技术、海量数据实时处理、安全性可用性保证技术、时空可视化技术、实时智能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创造一个聪明的世界,同时也可以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更加透明与智能。

一利用条码、二维条码、RFID等技术,对动物配种、饲养、防疫、屠宰等进行全过程监控;
二对饲料、兽药等各种农资物品进行更为主动式的营销,更为智能的物流优化。从生产端与销售端进行全面监控,提升营销针对性;
三建立动物产品立体化追溯管理体系,进行全程安全质量回溯。

此次讲座对于推进本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数据智能管理工作具有极大地启示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