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市继续深入实施畜牧业跨越工程,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三带三区”建设为重点,克服生猪价格大幅下滑和饲料价格持续走高的不利影响,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支撑、防疫保障等有效措施,促进全市畜牧业平稳发展。截止一季度末,从畜牧部门统计数字看,全市奶牛存栏5.6万头,同比增长6%;肉牛存栏21.2万头,同比增长13.5%;生猪存栏28.6万头,同比增长12.4%,其中,能繁母猪3.7万头,同比增长11.1%;山绵羊存栏66.1万只,同比增长10%;禽存栏155.8万只,同比增长5.6%。畜产品产量:肉类总产量1.35万吨,同比增加17.8%;蛋类总产量0.24万吨,同比增加19.8%;奶类总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5.7%。总体上呈平稳发展态势。
一、主要品种生产形势分析
一季度,奶牛存栏5.6万头,同比增长6%,奶类总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5.7%,2008年和2009年,奶牛产业受“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受到抑制,奶价跌至1.6元/公斤,从去年年底,奶价有所回升,3月份达到2.3元/公斤,尽管奶价与内地仍有差距,但我市奶牛产业发展仍呈稳中有升态势。
肉牛和山绵羊存栏分别达到21.2万头和66.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0%,增长幅度较大,主要是近几年牛、羊肉市场价格一直比较高,而且价格平稳,养殖户饲养积极性比较高。
大鹅产业目前形势比较好,虽然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鹅价格波动比较大,但2009年价格有所恢复,大部分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在提高养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每只大鹅收益在25元左右,农户饲养大鹅积极性较高,今年大鹅有望继续增长。
从生猪产业看,由于春节后猪肉消费受到抑制,毛猪和猪肉价格一直下滑,一季度最低达到毛猪收购价格4元/市斤,猪粮比价4.8:1。三月底,毛猪收购价格有所上升,但上扬幅度不大,目前生猪养殖仍处在亏损状态。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养殖效益下滑。由于春节后畜产品消费受到抑制,导致畜产品价格下滑,养殖效益明显下降,特别是生猪产业明显。二是发展资金不足。农民虽然有发展积极性,但由于自身投入能力不足,贷款和融资困难,致使畜牧业发展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与保障。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四是规模化和标准化饲养水平仍较低。
三、下步工作措施:
1、加大投入,促进发展。进一步协商金融部门对畜牧业的投放力度,对于有从事畜牧业生产和扩大生产的养殖户给予贷款支持。
2、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包括奶牛、生猪保险、奶牛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及畜牧业贷款贴息政策。
3、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加大对生鲜乳、饲料、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力度,确保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
4、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国家加大对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投入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同时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对肉牛、肉羊、大鹅、矿泉鸭等重点品种标准化建设投入,以“三带三区”总体布局为主攻方向,建立一批标准化养殖基地,并通过基地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加工企业建设。
5、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做好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坚持“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做到应免尽免,坚决消除防疫死角,使畜禽免疫率达到国家和省定的标准,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