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几百只死鸭喂了塘虱鱼 反成传染源继续祸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26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2

大埔县湖寮镇大安是县畜牧兽医局的扶持点,但几百只死鸭没有作无害化处理,反而成了喂鱼饵料,疑为传染源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大山深处,“土鸭专业户”黄响(化名)家几百只病死的鸭子,最终成为6000多条埃及塘虱鱼的饲料。

根据农业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第六条规定:病死但不能确定死亡病因的动物,尸体要在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随后几日,村民老邱鱼塘旁几户人家的上千只家禽也先后病死。“土鸡专业户”罗药风(化名)认为,鸡鸭死于“出败”。老罗怀疑,黄响家没有深埋、焚烧的那几百只土鸭是传染源头。

黄响、老邱、罗药风生活的地方名叫大安,距大埔县城湖寮镇约20公里,由县畜牧兽医局定点扶持。县畜牧兽医局的下乡干部、湖寮镇动物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大安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都没能制止黄响“死鸭喂鱼”的行为,也没有上报“家禽病死,死亡病因不明”的情况。

上千家禽病死

沿大埔县土岭变电站工地旁的土路往大山深处步行约10分钟,就到了老邱的鱼塘。鱼塘中央,蓝色渔网底下,那些浮出水面的黑色羽毛是老邱拿黄响家的病死鸭子喂埃及塘虱鱼的唯一物证。距土鸭的死亡一个多月了,6000多条凶猛的塘虱已经消化了鸭子的皮肉。

罗药风认为,这鱼塘就是一个多月前的传染源。

11月底的一天,罗药风家20多只土鸡突然病死。第二天50只病死,第三天70只、第四天100只……老伴清扫鸡舍,发现土鸭的黑色羽毛,罗药风开始怀疑,是自家的狗叼回了“瘟神”———黄响家病死的鸭。短短几日,老罗计划春节上市的500多只土鸡全数病死。

每天两簸箕死鸡,罗药风很心酸,“如果黄响照规矩,深埋或者焚烧那400多只死鸭,病毒兴许就不会蔓延,我们这几户上千只鸡鸭兴许就不会死”。

缺席的兽医

农业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规定,任何单位与个人发现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都应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初步诊断;能确定死亡病因的,应依照相关规范妥善处理尸体;不能确定死亡病因的,应立即采样送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确诊。如果出现大批动物死亡或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进行死亡原因或流行病学调查。

2007年6月,梅州市开始实施“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要各县“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但县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李保坤坦言,时至今日,大埔全县都没有一名正规执业兽医。

防疫体系形同虚设

李保坤称,罗药风和黄响的说法并不属实。大安并没有出现“上千只家禽病死”的情况。李保坤说,县畜牧兽医局的下乡干部就住在大安,那里并没有饲养上百只家禽的养殖大户。李宝坤电话联系了姓魏的下乡干部。这名下乡干部称,罗药风家确实死了鸡,但没有上百只,“罗家总共只饲养了60多只鸡,上个月死了几只,疫情不严重,所以没有上报”。

死鸭为何成了塘鱼的饵料,“病死及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应无害化处理”的政策落实没有?李保坤回答,多数形成规模的饲养场都可以自觉做到“病死家禽、牲畜无害化处理”。但一些散户私自处理一些病死家禽,县畜牧局囿于人手有限,“管不到千家万户”。

李保坤称,散户养殖的管理一般交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有的乡镇,一个人就是一个防疫站。

2008年6月,大埔县的改革初步完成,实现了“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这些防疫员的主要任务是,向上级防疫部门报告疫情信息,配合乡镇畜牧兽医站做好“强制免疫”等工作。

今年至今,全县没有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报告任何疫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