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中国兽药市场概述
一、中国兽药行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及展望
㈠中国兽药行业生产、经营的现状
1、生产企业众多,起步乏力
我国兽药行业真正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全国兽药总产值近200亿元人民币,兽药企业1300余家,企业年产均值仅有1540万元。在全部1300个兽药企业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有211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60家,上亿元的有22家,其中2亿元的有9家。按照国家经贸委对企业的划分标准,产值在5亿元以下的都属于中小企业。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的兽药业没有大型企业!姑且把这个标准降低十倍吧,以5000万元为分割线,那么全国也仅有60家企业可以荣幸地划归大型企业的范畴,仅占全部企业的5%!一个行业的集中度表示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兽药业尚处于基础薄弱的初级发展阶段。
再从生产情况看,兽药GMP的强制实施,使所有的兽药企业面临了规范自身管理、保证生产环境的要求,因此企业在进行兽药GMP改造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扩产或设备的更新换代,全国兽药设计总产能由此得到大幅提升。兽药是保护畜禽健康服务的,畜产品行业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其产业链下游的兽药业。2005年来,禽流感、猪链球菌接连发生,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壁垒相继提高,今年的畜产品安全更因北京奥运会和三聚氰胺事件而得到了前所未有、举世关注的关注,畜产品生产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中受到极大冲击,兽药业因此受到波及,兽药生产企业实际产能因此得不到充分释放,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
2、产品同质化严重,研发能力不足
正是由于基础薄弱,使得兽药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不足,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兽药起步阶段,简单的模仿更容易产生效益;二是反映了企业无长远战略性规划。
产品是兽药企业的生命线,研发是成长的源泉和营养线。目前,全国有一定新兽药研发能力的企业不足10%,其中能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从农业部公布的情况看,从2006年至今,共有54个企业 的72个国家级新兽药得到批准,其中三类新兽药54个,一类新兽药只有三个(海南霉素、乙酰甲喹、喹烯酮)。大多数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既无力从事新兽药的研发,也不愿意花钱费力地搞创新,而把精力放在营销方面和产品概念炒作上面。从整个兽药经营市场看,每年销售的兽药产品五花八门,约有十几万个之多,按照刚才的数据计算,其中平均每年只有36个才是农业部批准的新兽药。大多数产品只是低质产品的改头换面之作,以包装和概念争市场,利润空间很小!在量大利微的背后,是企业激烈的竞争和狂轰滥炸般的宣传炒作!而兽药企业新产品研发却因资金不足、人才缺失、认识不到位、时间紧迫等原因被企业束之高阁,导致企业营养枯竭,久而久之,扰乱了兽药市场,更危害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2010中国兽药市场发展报告》将于2010年元月出版发行,招商、订购热线:0371-6096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