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专业从事猪场管理的临床工作者,现在从事售后技术服务。在最近三个月内走访湖北、河南的养殖户中,尤其是母猪群在200头以下的猪场中,产生这样一个的问题:猪农朋友们,你们是“养猪”,还是“喂猪”的呢?
2006年下半年发生的高热病,一直持续到2008年初才算平静下来。这场高热病波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尤其是养猪大省四川、湖南、河南三省损失更是惨重。
这时期出现的症状为:高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或是胸式呼吸,部分患猪全身发红或苍白,耳边缘发紫或坏死,或是外卷。眼有结膜炎,有泪斑,脊背毛根有铁锈样出血点,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大便干结,呈算盘珠样,部分猪有腹泻现象;尿少而黄,甚至部分猪尿中带血;有的后肢后力,瘫痪,临死前呈抽搐样症状。
病理变化:皮下出血,有黄染现象;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腹腔积液,有胶冻样渗出物;肾脏肿大,质地脆弱,有的有出血点,出现回沟肾;肝脏肿大,胆囊内充满浓稠的胆汁;肺脏出血,坏死,有灰白色炎性病变;胸腔积液,心包膜呈菜花心,心肌出血、无力;喉头、扁桃体有出血点。
这是过去发生的事,已成为历史,我们应该从过去学到点东西!经历过这场高热的猪农朋友,明白了“喂猪”≠“养猪”。开始并重视疫苗的作用,按步就班的去做好每一种疫苗的防疫接种工作;终于明白靠天收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认识到不保健就养不好猪,认真完成每次的保健工作,再加上行情好转,养猪利润的增加,猪农们更是愿意用优质的兽药来做保健;猪价涨上去了,为了让猪早点长成,快点出栏,对营养的要求更高了,这时,猪农们只用知名度高或是档次较高的猪饲料来喂自己的猪,猪的营养跟上去了,病也就相应的少了许多,养猪的利润无形中也就提高了;清洁舒适的环境能减少病菌的存在与繁殖,猪处在一个少病菌的环境中生活,生长自然就快了许多;猪农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这个道理,消毒工作一样也不马虎。猪年送金猪,07年的金猪年确实让猪农们感觉到了养猪的乐趣。
但是,好景不长,在2008年5月后,猪价开始下滑的情况下,原料价格距高不下,养猪的成本也是高高在上,养殖户为了降低猪的饲养成本,开始想办法了,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是什么?
1.母猪不用或是少用母猪料,尽量多用玉米、麸皮或是米糠——结果是母猪营养不良,产后“三联症”多,仔猪黄、白痢到处可见,断奶后迟迟不发情,或是发情后娄配不孕;
2.育肥猪开始偷工减料,任意改动厂家配方——猪的出栏时间延长半个月以上,养殖风险系数加大;
3.用便宜的原料,如有霉变的玉米、低蛋白豆粕等等——小母猪出现假发情,由于霉菌毒素的作用,造成猪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免疫力下低,引发猪圆环病毒病、猪瘟,附红细胞体病、猪链菌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呼吸道综合症等等。
4.不再重视疫苗的作用,想起来才做,想不起来,就不再管它——当猪发病时,技术人员问起防预情况时,才想起疫苗都还没做呢!有的也做了,但却是做了些无效的事。
5.保健更是做的一蹋糊涂。因为在08年5月到09年5月这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全年猪疫情比较稳定,人们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是出栏过两批猪以上猪农们,更是认为做不做保健都一样。“没事,我的猪很好,不用做什么保健。想我前两批猪没怎么管它,什么事都没有,不就照样出栏了吗”?这是笔者在与猪农交流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真是没事吗?这有点让人担忧!!
6、环境卫生不再重视,更谈不上什么消毒了。在我走访的猪场中,当走到猪场门口时,我就不愿意再走了。为什么呢?消毒池连养殖户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干的,更不用说全身喷雾消毒,问起时,回答是这样的:我这里不用消毒,只管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这句话来形容08年5月后到至今养殖户的心理变化是比较贴现率切的了。09年的5月份,在河南的南阳地区,部分猪场开始大群发病,接下来是登封和济源的一些猪场也在发病。安徽也有部分地区的开始清栏,在湖北省宜昌一些地区已经封锁,禁止猪只流通。以上这些,在全国来说,只是个别的,但它反映出来什么样的问题呢?
我亲爱的猪农朋友们,您们离下一轮的“高热病”还有多远?这应该值得好好思考!
(臧晓宏 河南大明动物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