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质优、价廉、量大的玉米秸饲草资源
从我国养牛业看,国际竞争力不强,特别是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相比,在饲养成本方面缺乏竞争力。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肉牛饲草饲料成本高,奶牛同肉牛一样,因而陷入了困境。发展养牛业需要廉价解决饲草资源,获得量大的饲草资源,而且必须是质优的饲草资源。
我国是饲草资源缺乏的国家,农区养牛要将目光盯在农作物秸秆上,只有在玉米秸问题上实现突破,我国的农区养牛业才“有戏”。东北地区的玉米秸是数量巨大的饲草资源,也是价格低廉的饲草资源。玉米秸经过青贮,还是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饲草资源。青贮可以提高适口性,提高消化率,提高营养价值,是玉米秸利用的最佳方式,在全世界被普遍采用。
国外普遍推行玉米全株青贮,种植的是专用青贮玉米,连秆带穗全株切碎制成青贮饲料,这种方式提高了玉米的生产量。在我国玉米产区,农民不愿接受玉米连秆带穗全株青贮,认为不把子实收获起来,地等于白种。实行玉米带穗全株青贮,不仅存在农民心理习惯障碍,也存在比较利益低、机会成本高的问题。现在畜牧业收益低、风险大,农民将玉米粒与秸秆一起贮在地下用来饲喂牛羊,最终能否挣到钱是未知数,自然不愿带子实全株青贮。
采取铡切青贮方式,虽然能保证质量和饲喂方便,但在人手紧张、车辆缺乏的秋收大忙季节无法实施。待到收割时,玉米秸秆已枯黄,丧失了玉米秸青贮的大好时机。玉米穗达到乳蜡熟期可以收获,而玉米秸仍然青绿,适合青贮的时间仅两三周。这段时间非常宝贵,如不能紧紧抓住,就会错失良机。只有采取省人、省钱又操作简单的“免铡就近青贮”,采取省工简便的不铡切整株青贮、不长距离运输的就近青贮,才能在两三周内将青绿玉米秸青贮入坑。
玉米秸免锄就近青贮采取逆向操作方式,由传统的“先铡碎后青贮”转变为“先青贮后铡碎”,对切铡时间进行置换,把农忙时的工作转移到农闲时来干;待到饲喂时,农忙季节已过,有充分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切铡处理,实行边铡边喂;玉米秸免铡整株就近青贮好处多多,可使玉米秸由地面堆放变为地下青贮,不占地面空间,不污染村庄、庭院,减少火灾风险,有利于建设整洁的新农村。
在农户中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
我国农民为什么放弃养牛?笔者认为,其中有种养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饲养成本高、交易成本高的原因。由于我国养牛业片面追求大型规模化,养牛场(户)自家没有足够的草场进行放牧,也没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饲草饲料,所以饲草、饲料、牛犊需要购买,劳动力也需要花钱雇用,因此提高了饲养成本和交易成本。
如果以农户为单位实行种养结合,饲草饲料自家种植,劳动力来源于自家,牛粪由自家农田消化,牛犊来源于自家母牛,滚雪球式地发展壮大,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养牛户持续发展的能力。采取种养结合模式,养牛户有配套的草场资源或有配套的土地资源,可以种植饲草和饲料;牛的粪便直接进入农田,减少了购买化肥的投资,降低了种田成本,实现了环保,提高了土壤肥力。由于能廉价获得饲草和饲料资源,牛犊也自繁自养,降低了农民从事养牛业的资金门槛。
把种养紧密地结合在一个农户中,能减少交易环节和资金占用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减少资金的制约。农户实行种养结合,可以脚踏种养“两条船”,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由规模育肥场向农户自繁自养发展方式转型
西方国家过分强调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畜禽生产以消耗大量粮食为前提,忽视了畜禽对粗饲料的利用能力。我国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过程中,也路径依赖地引入了这一模式。工业化畜牧业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量,弊病也同时涌现出来,由于严重忽视畜禽对青粗饲料利用,大量耗用粮食进行畜禽生产,目前典型的奶牛日粮中,精料比率高达50%~60%,育肥肉牛日粮精料比率更是高达80%以上,甚至100%,导致饲养成本过高,削弱了我国肉牛业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在成本方面的竞争力。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的调查数据:全舍饲养能繁母牛全年饲养费平均每头1645元(精粗饲料、人工、折旧、煤、电、水、配种、防病治病等费),犊牛从出生至断奶180天的饲养费150元,合计1795元。可繁母牛以群体70%产犊率计算,犊牛8个月断奶后售价为每头2000元,每头可繁母牛年均产犊0.7头,即饲养一头成母牛年收入每头2000元×0.7头=1400元。经营成果为1400元(收入)-1795元(支出)=-395元,也就是说,在完全舍饲精料育肥的情况下,每饲养一头成年母牛年亏损395元。
中畜协牛业分会的结论是“目前采用集约化大量舍饲养殖繁殖母牛来生产犊牛基本是无利可图,甚至可能还要赔钱”。可见,我国肉牛养殖不能照搬美国的育肥场模式。我国的养牛业不适合把育肥环节独立出来,养牛模式必须转型,走节粮型畜牧业的路子,不以精料育肥,以减少对玉米、大豆的依赖,摆脱国际化风险。
搞精料育肥,搞工厂化规模化育肥,搞专业化肉牛育肥,不适合中国国情。育肥环节一头连着架子牛,一头连着育肥牛的销售市场。规模育肥户的利益来源于差价,架子牛价格高低,育肥牛行情好坏,决定养牛户的收入和效益。对于养牛户来说,养育肥牛盈利的关键在于能买到价格低廉的架子牛,进而谋求出栏肉牛能卖出更高的价格。但是,这几年的事实证明,要获得这样的差价十分困难,并颇具风险性。
采取育肥牛模式存在产业链条过长的弊端。在饲养阶段有种牛场、犊牛繁殖场、架子牛场、育肥牛场等环节,而且这些环节互相分离,是各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各环节之间都需要经过市场交易来运作,由于存在市场不确定性,存在想买时价格高或买不到,该出栏时行情差、价格低的情况,这些都会增加养牛户的交易成本。育肥牛价格低迷时,架子牛虽然便宜,育肥场也难以盈利。采取工厂化精料育肥模式,架子牛与育肥牛二者间有一次交易,会发生交易成本。特别是大规模育肥,面临国内牛肉市场空间小,出口受阻的市场情况。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行情大起大落,经营大赔大赚,搞规模化精料育肥风险很大。
如果由农户实行“母牛+犊牛+架子牛+育肥牛”一条龙饲养,母牛是自家的生产资料,牛犊由自家母牛繁殖生产,架子牛由自家犊牛长大而来,育肥牛用自家架子牛培育而成,不用到市场上购买,减少了外部交易环节,克服了市场信息不确定性的困扰,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农户实行“母牛+犊牛+架子牛育肥牛”一条龙饲养。饲草饲料在自家田地里种植,廉价甚至无偿获得饲草和饲料资源,小型牧场建在自家的田间地头,粪肥直接施入自家农田,既降低了种田成本,又降低了养牛成本。这样,就具备了产业竞争力,养牛户生存能力大大增强。即使在行业最低谷的时刻,也能坚持不垮台,等待市场高峰期的到来。
肉牛屠宰场亏损的原因是加工成本高
肉牛屠宰场出现亏损,有屠宰场自身的原因,也有产业链整体系统性的原因。从肉牛屠宰加工厂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是片面追求规模化,厂区面积过大,厂房规模过大。由于片面追求现代化,设备设施标准过高,导致固定成本高,运行成本高,交易成本高,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大型肉牛屠宰场固定成本高我国猪肉行业涌现出双汇、雨润等百亿元著名企业,而牛肉行业的著名企业凤毛麟角,大型企业更是难找难寻。肉牛行业需要明星企业,需要大型企业来做支柱。俗话说,大有大的难处,由于肉牛屠宰场片面追求规模化,在工厂建设上贪大求洋;在厂房面积上追求中国最大,甚至亚洲最大;在设备上选择世界顶级的最先进的美国查维斯、荷兰施托克、日本桑玛士、德国迪克等屠宰设备。由于片面追求现代化,设备设施标准过高,大型屠宰场是规模化的动辄年屠宰几十万头,甚至号称百万头,这些大型规模化的肉牛屠宰场投资规模太大,运营成本高。
大型肉牛屠宰场运营成本高大型肉牛屠宰场占地面积大,土地使用费高,冷库大,制冷机在运行过程中电耗多;大型肉牛屠宰场工序多,占用的专业工人数量多,即使屠宰量很低甚至无牛可宰,生产线上的工人也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由此可见,大型屠宰场的人工成本高,运行成本也高。有人说规模化可降低生产成本,这种说法忽视了实际的前提条件,就是市场空间无限大,可以满负荷生产,产多少卖多少而且价格好,工厂能有利可图。现在肉牛屠宰场面对的是全球牛肉产品过剩和全球一体化,面对国际化因素的冲击和销售渠道的制约,在销售受阻开工不足的情况下,屠宰加工厂规模越大,固定成本就越高,交易成本就越大,日子就越难过。
大型肉牛屠宰场交易成本高大型肉食品加工厂不仅固定成本高,运营成本也高,而且交易成本也高,在原料短缺时出现的价格行情,导致收购成本高,压缩了利润空间。在原料价格低廉时,终端产品市场低迷销售困难,容易出现库存风险。由于大型屠宰场库存规模大,在市场剧烈波动过程中,会给上游原料生产者造成虚假的市场需求信号,因为这不是消费者在终端的需求,而是大型屠宰场扣货行为产生的库存需求。大型屠宰场的库存在面临保质期的时候,或资金链面临断裂需要将库存产品变现时会产生低价甩货行为,会低价冲击市场,透支未来市场需求,库存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是产业链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肉牛屠宰场应由农民合作社来经营畜产品的屠宰加工环节不宜片面的大型化,应该中小型化,与产业链其他成员的规模相配套、相适应。小型的乳肉加工厂应该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经营,在产业链的中上游实行“种养加”一体化,种养环节以农户为单位实现一体化,饲养与加工环节则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实现利益成员一体化。
我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巨型肉牛屠宰企业,即使出现了也瘦身萎缩走下坡路了,实际上中国建设巨型肉牛屠宰企业并不差钱,而是差市场资源,缺乏消费需求。价格仍然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因素,只有牛肉价格低于猪肉,人们才能更多地消费牛肉,才能使牛肉消费量超过猪肉。
饲养乳肉兼用牛,提高养牛综合收益
当前,市场上公牛价格普遍高于母牛,主要原因是“掉价”。在养牛役用的历史时期,母牛除了役用还能通过产犊创造价值;现在母牛失去役用价值,只有单一的肉用价值。但奶牛的肉用性能较之公牛逊色许多,这样就发生了“公母价格倒挂”现象,由于母牛仅有单一的肉用价值,而且肉用性能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就遭到屠宰和淘汰,出现了能繁母牛全国范围大幅下降的情况,引发了犊牛、架子牛短缺的现象。出路是提高母牛的利用价值,母牛的长项是生牛犊,母牛的增值也要围绕母牛的长项来挖掘,让母牛生出有价值的牛犊,“母以子贵”,生出的牛犊增值了,母牛的身价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国养牛要沿着由役用向乳肉兼用牛的方向转型,要走“肉奶两用”的路线。农民单一饲养肉牛其收益仅是单一的牛肉,饲养36月龄的肉牛,期间毫无回报,没有综合收益。如果是乳肉结合的牛,农户获得了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
在我国需要把乳肉结合起来,将肉与奶具体地结合在每头牛身上,实现肉奶结合一体化发展。饲养乳肉兼用牛,奶农既获得牛奶的收入,也获得牛肉的收入。发展乳肉兼用牛,既是奶牛业摆脱困境的突破口,也是肉牛业振兴发展的出路。乳肉兼用牛模式,将肉与奶结合在一头牛身上,既要奶,也要肉。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增强了抗风险和抓机遇的能力,可以弹性灵活地应对市场波动。根据市场行情,通过延长或缩短母牛饲养周期等来调节肉与奶的产量,调节市场的供求。
农业部已与德国有关部门合作推广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乳肉两用牛项目,并确定了内蒙古、吉林等7个项目省区。乳肉兼用的德系西门塔尔牛肉用性能与专用肉牛品种接近,远远高于奶牛。(成年公牛体重可达1200千克,育肥牛日增重超过1300克,成年母牛不低于750克),产奶性能与荷斯坦牛不相上下(年产奶量可达7吨)。我国肉用牛种群基础庞大,且多是西门塔尔改良牛,这是发展我国肉奶结合牛的宝贵资源,是现成的种群基础。实行乳肉兼用牛的战略转型,不用耗费巨资大量到国外购买奶牛,利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冷配技术,我国的肉牛业就能够低成本地迅速大发展,还能带动奶牛业低成本迅速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