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广安华蓥市创新思路 着力打造生态畜牧业强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1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81

近年来,华蓥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为主转变为农牧业共同发展方式,生态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08年全市出栏肉猪38.50万头,家禽452.02万只,肉羊5.75万只、肉牛5653头、肉兔122.78万只,实现牧业产值7.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6%左右,为本市农民人均增加116.21元。回顾和总结我市生态畜牧业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主要的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1、着力构建现代生态畜牧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东移、养殖进山”,积极拓展铁路以东的山区特色养殖,加快发展草食牲畜和特色畜禽。铁路以西的平坝地区,稳定发展生猪产业和奶业,大力发展优质家禽,保持生产总量的适度增加。加快建设适度规模生猪、蛋鸭、蛋鸡、优质肉禽、野生动物、蜂业及草食牲畜等7条牧业产业带,积极培育畜牧强市和养殖基地镇(乡),到2011年,力争新增生猪20万头、蛋禽100万羽、肉羊5万只、肉兔20万只。重点扶持一批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企业,鼓励饲料企业在我市建立饲料基地,推广高效、环保、安全生产技术。积极培育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家禽交易批发市场等市场营销主体,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和各类组织按照现代流通业要求发展直销、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流通方式,支持畜牧主产区建立区域性畜禽产品专业市场。

2、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突出抓好四个重点:一是把生猪作为畜禽种养结合的重点;二是把水果、茶叶、蚕桑、蔬菜、竹笋作为结合的重点;三是把新建标准农田、丘陵、山坡、原地作为重点,四是把发展商品有机肥作为重点措施来抓。大力推行“猪—沼—果”、“猪—沼—菜”“果-草-畜”等循环种养模式,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在坡耕地、果园、闲置地、荒弃草场,种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黑麦草、菊苣等,大力发展水果、林木、疏菜等经济作物。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加工和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畜牧技术标准规范,全力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到2011年新建续建30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支持发展订单牧业。到2011年新建牧业经济合作组织10个,力争7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3、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继续实施了生猪换种工程,推动生猪产业向优质、高效、无公害发展。加强对南江黄羊、鲁西黄牛、黄杂鸡等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生猪、家禽、肉羊等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健全畜禽人工授精网络。广泛开展农民养殖技能培训,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深入规模养殖场(户),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帮助生猪养殖业主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要求,对场址规划、圈舍设计、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品种引进等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并积极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各种技术难题,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水平,促进生猪养殖的上档升级,促进本市生猪及整个畜禽产业的发展。

4、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级动物疫病检测、诊断、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创建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村)为抓手,加强乡镇(村)动物防疫的综合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市、乡(镇)两级政府落实了一定的防疫经费,用于春秋防疫补助、免疫反应抢救及死亡补偿。今年初,我市完成了乡镇兽医体制改革工作,落实了乡镇(街道)专职畜牧兽医人员工资待遇,稳定了基层防疫队伍,确保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我市结合乡镇畜牧兽医站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冷链、诊断、监测等设施建设,提高了检测水平,确保了动物免疫质量及畜产品安全质量,确保了全市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了经费投入和税费减免力度。市政府把动物疫病预防、监督、控制、扑灭、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经费纳入了公共财政预算。新建和引进项目涉及的环评费、排污费等行政性收费,经批准后给予了适当减免。二是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以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为突破口,全面建立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三是妥善解决了畜禽养殖用地的具体问题。按照农牧结合、资源循环、依法用地的原则,编制完成了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落实畜牧业用地数量、布局和规模要求。四是切实完善了扶持政策。出台了优惠政策,加大对实施农牧结合的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组织和种养企业(场户)的扶持力度,加大种养结合的管网设施、沼液肥水贮存池、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等建设,对养殖农户建设沼气池实行了优先及补助政策,对种养大户加大了财政补助力度,使我市种养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