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立足现代畜牧业 共建和谐新农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02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84

宜都市高坝洲镇地处万里长江之滨,八百里清江之尾。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发展现代畜牧业,着力推广生猪标准化、生态化养殖,使该镇新农村建设不断创新发展。至十月末,全镇生猪出栏达到44890头,与上年同比增长 6.88%,山羊出栏达到4350只,同比增长32.2%,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新建在建标准化生态猪舍15栋,沼气池5.4万立方米。涌现出以良种仔猪繁育大户姚玲、肉猪育肥大户潘中佳,生猪营销大户兰士城为代表的畜牧生产带头户,形成全镇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政策激励,创发展宽松环境

近年来,高坝洲镇党委、政府先后出台多项奖励、扶持政策,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引导和鼓励农户发展现代养殖业。2008年,对新建达标的生猪和山羊养殖小区,经镇农办验收合格的奖励5000元;对栏圈改造实行沼气配套建设的,按100元/立方米给予补贴;对自主引进良种公猪的农户每头补贴500元。政策当年全部落实到位并延续执行。镇信用社加大对农户发展养殖业的信贷投入,尽力满足生产资金需要,全年发放小额贷款均在500万元以上,2008年政府兑现养殖贴息9.78万元。

围绕养殖业,全镇上下广泛开展村户帮扶活动,镇直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养殖大户,解决大户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镇畜牧服务中心每名技术人员联系3-5个农户,定期上门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与养殖农户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深受养殖户欢迎。

二、科技引导,有强力技术支撑

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搞好家畜品种改良是关键。生猪生产大力推行“外三元”杂交,近三年,全镇引进良种公母猪1226头,建生猪人工授精站3座,按照“150”“258”“500”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新建栏圈5200平方米。围绕生猪、山羊生态养殖,宜都市畜牧兽医局配合该镇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动物疫病救助、生态农业建设等活动,每年培训20余场次,编发技术资料7万余份,重点培训大户掌握关键养殖技术。

典型示范,促进了农户养殖增收。白鸭垴村“养猪女状元”姚玲,2008年投资200余万元租赁山林地120亩扩大生猪养殖场,当年出栏生猪1620头,创纯收入80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先后引来五家投资者和 10余名本地能人投资生猪养殖,总投资逾1000万元。

三、搞活流通,保农民增收致富

镇多经办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畜产品信息,科学分析和预测市场行情,让养殖户掌握市场“晴雨表”,同时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强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和营销能人队伍建设,从政治上、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奖励,鼓励养殖大户、营销大户以及党政干部、科技干部充当经纪人,镇生猪养殖协会,按照自愿互利、效益优先、民主管理、公平竞争的原则,积极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各种服务。曾岗村生猪营销大户兰士城,在本镇投资兴建牲猪调运站2个,年外销肥猪1.4万头。(来源:湖北省畜牧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