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链——新疆天康集团生猪产业化发展纪略
10月17日一大早,在乌鲁木齐市王府井百货商场的超市内,前来选购猪肉的顾客已在“天康放心肉”专柜前排起了队。当记者问起他们为什么会在众多的肉类产品中选择“天康放心肉”时,大家的回答惊人一致:天康集团的猪肉产品质量有保障,吃着放心。
消费者的青睐无疑是对企业最好的褒奖,这也充分证明,自去年以来天康集团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倾力打造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生猪产业链取得了可喜的市场效应。
起步于1993年的天康集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支持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经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10余年的摸爬滚打,这家曾经默默无闻的饲料加工企业,如今已成长为集良种畜禽繁育、饲料生产、兽用生物及化学制药、屠宰加工及肉食品连锁配售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成为了一艘产业联动、外向发展的畜牧业“大船”。
去年,我国发生了问题奶粉事件,这给所有食品生产企业都敲响了警钟。一直以来都将食品安全作为企业生命线的天康人进一步认识到,建设稳定、安全、有一定规模的猪源基地是大势所趋,这不仅符合天康集团对食品安全的追求,更符合企业做大做强的要求。
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通过产业整合,密切集团下属各公司间的业务联系,以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是摆在天康集团领导层面前的现实问题。
为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发展步伐,去年8月,天康集团在汲取国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打造生猪产业链。天康集团向养殖户提供良种仔猪、饲料、药品、养殖技术服务,并负责生猪的收购、加工及销售;合作社在地方政府和团场的支持下,按照天康集团的标准化要求建设起生猪养殖基地,并与其签订代养合作协议;养殖户严格按照天康集团的技术标准负责具体养殖工作。
天康集团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通过打造生猪产业链,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建立稳定、安全、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基地,帮助企业实现从种源到销售柜台的全程控制,以生产出高品质肉类产品抢占市场高地;另一方面,天康集团下属各分公司全程参与到了生猪产业化发展链条中,其生产的饲料、药品等也能够在这一产业链中消化,大大密切了下属公司间的联系,有助于形成发展合力。此外,利用这一模式,天康集团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及养殖户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经过反复论证调研,2008年9月,天康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启动了20万头生猪繁育养殖基地建设,由此翻开了天康集团生猪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为解决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购入大量饲料、药品,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天康集团与自治区畜牧厅、玛纳斯县人民政府、兵团信用担保公司联合组建了新疆第一家专业化为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的天康农牧担保公司,开创了农村养殖金融服务的先河。
有了企业的精心呵护,养殖户们在几乎零风险的状况下参与到了天康集团产业化养殖的新模式中。玛纳斯县广东地乡三棵树村村民蔺来森就是这其中的一位。去年,蔺来森和另外7位同乡筹款13万元人民币,共同组建了玛纳斯县创联生猪养殖合作社。当年8月,天康集团与该合作社签订了生猪代养合同,规定当生猪达到出栏标准后,无论市场行情如何,都要确保养殖户每头猪有50元至100元的收益。当年9月,天康集团的1087头良种仔猪“ 住”进了创联生猪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小区。
有了天康集团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蔺来森迅速进入了角色。今年1月15日,第一批生猪顺利出栏后,天康集团在第一时间向蔺来森兑现了1.537万元代养款,这让蔺来森喜出望外。如今,蔺来森主动当起了天康集团产业化养殖模式的义务宣传员,号召乡亲们加入合作社。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养殖模式在地方取得初步成功后,天康集团又适时地将其推广到了兵团。今年2月12日,天康集团与农六师新湖农场正式签订了发展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协议。长期以来,棉花产业一直是新湖农场的农业支柱。由于地处在次宜、风险棉区,该场棉花“ 一枝独秀”的单一种植结构带来的问题近年来突出地显现出来。兵团党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明确提出要按照“减棉、增粮、增畜、增果”的总体方针,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使该团党委将加快畜牧业、特别是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摆上了议事日程。和天康集团合作,给新湖农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良机。
根据合作协议,农六师及新湖农场将通过国家项目补贴与职工自筹相结合的形式,在3年内投资近亿元,建起10万头商品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年出栏育肥猪10万头,生产猪肉7000吨,产值达1.5亿元,带动职工增收近千万元。今年4月,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到6月底已建成占地面积325亩的母猪圈舍和商品生猪育肥猪圈舍50栋,化粪池、消毒池、供水及排水管网、绿化地坪等辅助设施也基本竣工。
随着养殖小区建成,46名投资建圈的职工共同组建了新湖康新生猪养殖合作社。天康集团与该合作社签订了生猪代养合同,并约定首批次代养费用为每头标准出栏生猪100元。8月12日,合作社养猪小区从天康集团正式引进仔猪8012头。
为确保职工首次代养生猪成功,天康生猪集团派出了10名技术人员,为职工们提供技术服务。在仔猪进舍两周前,他们就为合作社制定了严格的代养方案,并对职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仔猪入圈后,他们严格定期向职工提供饲料及兽药,及时帮助其解决各种养殖问题。在技术人员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首批代养生猪的生长情况良好,目前育肥猪体重估测已达60公斤左右。
新湖农场新户社区七连职工陈建海作为合作社的发起人之一,此次代养了200头仔猪,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然成为了养殖“准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他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过去养猪都是小家小户的土法养殖,生猪出栏需要10个月的时间;如今小猪从以前的‘茅草屋’住进了‘高档公寓’,养殖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生猪出栏时间也缩短到了3个月。我相信有了龙头企业的支持帮助,我们合作社的养殖事业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正如陈建海所言,通过首批代养合作,根据合同合作社职工可获利80多万元,而明年合作社的运行走入正轨后,每年可饲养出栏生猪2.5万头,饲养能繁母猪600余头,提供育肥仔猪1.2 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实践证明,通过与天康集团的合作,新湖农场初步实现了生猪饲养方式由土法养殖旧模式向科学管理新模式的转变,生猪品种由本地土种向世界优质良种的转变,销售方式由职工自产自销向龙头企业批量批次规模化销售的转变。
一幅现代化的生态养殖画卷已在新湖农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