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畜牧业发展壮大由“副”变“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7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90

从畜产品供应的严重匮乏,到如今百姓餐桌饮食的丰富多彩,我国畜牧业经历了一个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蛋类则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畜牧业产值达到2058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5%,比1949年时提高了23.1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畜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目前,市场上各种畜产品供应充足,花色品种丰富多彩,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8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7278.7万吨、禽蛋产量2701.7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3781.5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4.9公斤、20.4公斤和28.5公斤。而1949年,我国人均肉、蛋占有量分别只有4.1公斤和0.7公斤,奶类人均占有量则更少。

同时,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肉类比重从1978年的72.1%下降到2008年的52.9%,而奶类比重则由1978年的8.2%提高到2008年的27.5%,肉类品种也呈现多样化发展。

据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介绍,60年来我国畜牧业不断转变生产方式,加快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进程。到2008年末,生猪、肉牛、羊、奶牛、肉鸡和蛋鸡的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了56%、38%、44.6%、36.1%、81.6%和76.9%,规模化养殖优势逐渐显现,肉、蛋、奶畜产品生产产业带已形成。畜牧业生产标准化逐步推进,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现已通过畜牧“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近2000个。

60年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一批畜牧重大科技项目,在畜禽和牧草品种选种选育、饲料生产及安全、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草原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国家级奖项268项,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应用,畜牧业生产效率、农牧民素质、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发展还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走生态文明道路,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草原生态建设重大工程和项目,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也随之开始转变。同时,项目区草原得以休养生息,草原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