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深度:猪价——渐行渐缓的“过山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4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36

2006年,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山东5个主产省,生猪出栏平均价格在1~5月份跌幅近24%,而5~12月间涨幅近65%,全年振幅巨大。据农业部调查研究,近30年来,我国生猪价格大体经历了6次明显波动,主要标志是,年环比增长超过10%,其中1988年、1994年和2006年3次大波动,年环比增长超过50%。2007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出台,提出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主要政策措施是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政策、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

两年来,我国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生猪产业虽然没有完全摆脱猪价走“过山车”的规律,但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产业素质在提升。虽然从2008年5月以来生猪价格低迷,有些地区波幅较大,但冲击波带来的更多的是正效应,规模化养殖得到扶持和发展,农户养殖更加重视靠合作社来组织经营。据农业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生猪存、出栏继续保持增长,生产方式转变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母猪产能过剩的状况开始缓解,在稳步调整中初步实现了“软着陆”的阶段性目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生猪出栏31398万头,同比增长7.9%;6月末生猪存栏44711万头,同比增长3.9%。

今天,回顾两年来生猪产业发展,业界有一个强烈的呼声:实行生猪计划产销。这里的“计划”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而是丹麦式的“计划”,是对生猪产销的高度掌控。这表明,在本轮价格低谷到来的同时,养殖业的观念得到提升,政策扶持的同时必须加强产销预警,彻底消除一哄而上或者一哄而下。据农业部调查研究,生产小幅波动可以引发价格大幅度波动。近30年来,生产波动的平均振幅为7.4%,价格波动的平均振幅为52.3%;生产每波动1%,价格波动约7%。因此,必须对生猪波动实行反周期逆向调控,建立生猪生产预警机制。正是在政策与预警的双重作用下,我们看到,猪价“过山车”确实缓下来了。

1 用政策措施稳定能繁母猪

能繁母猪的变动是引起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的重要警示指标。能繁母猪的波动直接影响生猪波动的周期和波幅,能繁母猪变动可以成为预测生猪生产和价格变动的主要指标。据农业部调查显示,在目前技术水平下,从二元母猪补栏算起,一般经过配种、妊娠到仔猪、育肥出栏大约需要13个月时间。一般来说,生产波动首先是由能繁母猪的波动开始。当猪肉价格达到高峰时,生产者首先调整能繁母猪头数,然后逐步使产量调整到与需求适应的位置。历史上,生猪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促进下一年能繁母猪增加0.47个百分点;反过来,能繁母猪每增加1个百分点,都将促进下一年生猪生产增加0.59个百分点。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和保险制度。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母猪保险,对中西部地区保费,中央财政补助50%,地方负担30%,饲养者负担20%;东部地区保费由地方财政和饲养户共同承担。母猪补贴,依据参保母猪数量对能繁母猪的饲养者给予直接补贴,补贴标准原则按每头每年50元核定。对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财政负担40%;东部地区全部由地方财政自行负担。2007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下发,在下一年度(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对能繁母猪每头补贴由50元增加到100元。此外,中央财政加大对疫病防疫体系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对因防疫需要组织扑杀的生猪给予养殖户补助。同时,中央财政当年安排数十亿元奖励资金,2007年对253个生猪调出大县、2008年扩大到332个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

中国保监会2007年8月1日下发了《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紧急通知》,要求从能繁母猪保险入手,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相结合的生猪生产扶持制度。能繁母猪保险金额定为每头1000元,保费为每头60元。其中,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负担48元,保户自负12元。鼓励各公司积极开发覆盖整个生猪产业链的保险产品,通过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结合,确保生猪产业链上下游的稳定。截至当年11月23日,全国承保能繁母猪2124.17万头,保费收入13.34亿元,保险金额215.56亿元,承保覆盖面达44.56%。据农业部统计,上海、北京、湖南、青海、湖北、浙江、江苏和吉林承保覆盖面达80%以上。到2008年11月底,全国能繁母猪承保达到4300万头。

经过两年努力,这些政策措施显示了调控力度,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程加快,猪群结构得到优化。据农业部对20个重点省180个村的跟踪监测,2009年以来,养猪户占总调查户比例34.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户比例3.5%,增加0.1个百分点;散养户比例30.7%,下降1.1个百分点。另据3月、4月、6月对河南、四川等一些重点省份的调查,多数养殖户对本轮价格下跌有心理准备,在价格低谷期采取淘汰低产母猪等措施规避风险。能繁母猪从2月份开始稳步回调,月均降幅0.73%;目前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比重从去年下半年的11.3%左右调整为10.8%,虽然还高于9%左右的常规水平,但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开始缓解。

2 用母猪结构保住养猪效益

去年,农业部出台了\'生猪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提出在沿海、东北、中部和西南4个生猪产区共19个省(区市)的437个生猪养殖基地县进行重点建设。到2015年,优势区域生猪出栏达到4.0亿头,年均递增3.4%。其中,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5%以上。不断完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生猪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别要加强生猪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强化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

据有关机构监测,在我国当前的生猪生产技术条件下,当年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总存栏的比重,正常范围为7%~8%。一旦扩充能繁母猪基数、突破其高限,将使仔猪供应量成倍增加,最终供大于求。据统计,2008年能繁母猪存栏数,占生猪总存栏数比重10.5%;2009年1月至4月,其比重分别为10.98%、11.18%、11.02%、10.8%,都超过了正常水平。据有关机构调研,在目前存栏结构中,2007年9月后补栏的能繁母猪占主体,正值高产期。当前若减少能繁母猪存栏,实际淘汰空间较小。

黑龙江属生猪优势区域。规划在2008年~2012年期间,共建规模化猪场7177个。到2012年,增加出栏生猪2545万头,年出栏生猪达到5000万头左右,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家和该省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生猪价格和效益一直保持高位运行,能繁母猪数量大幅增长。到了2008年4月,生猪价格开始回落。今年3月以来下降速度尤快。目前,全省生猪行业已进入亏损周期。据统计,2009年一季度末,该省生猪存栏1767万头,同比增长26.3%;生猪出栏753万头,同比增长27.6%。其中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比重达到13.6%,远远高于7%~8%的正常比重。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该省生猪出省量同比下降16%,从事生猪贩运活动的经纪人同比减少19%。

 甘肃并不是生猪优势区域,也就是说,生猪生产应定位于本地消费。省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甘肃省猪肉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9.7%,猪肉生产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3.79%。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生猪存栏量快速恢复,特别是能繁母猪剧增。上半年,全省能繁母猪存栏达72.99万头,同比增加7.62万头,增长了11.66%,存栏比重达到13.28%;其中一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达72.54万头,同比增加15.87万头,增长了28%,能繁母猪比重高达14.4%,已大大超过7%~8%的合理区间。

由此可见,在生产规划并不具备法律效率的情况下,在法律并没有限制散养户发展生猪饲养的情况下,规划的科学论证十分重要,加强生产信息预警更是十分重要。每个省都有规划,许多县也有规划,有的提出在短短的三年内\'生猪产业发展的目标要在总量、规模、产值三个方面得到提升\'。有关人士呼吁,各级政府当务之急是加大生产环节的调控力度,平抑由供求不协调而产生的\'周期律\'。从能繁母猪存栏规模和结构入手,调控仔猪上市量和生猪存栏量。措施是通过补贴手段把能繁母猪的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上,防止过度补栏。

两年来,农业部在加强规划研究的同时,着力加强监测预警,积极引导养殖户在价格低谷期淘汰劣质母猪优化猪群结构。到今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亏损面减小,整体仍有盈余。据农业部对全国6000个养猪场户的监测,1月份至5月份,养猪收益逐月下降。综合各种养殖模式,1月份出栏1头肥猪平均盈利约297元,5月份亏损约26元;全国生猪养殖户平均亏损面从1月份的5.8%扩大至5月份的45.8%。6月份,养猪户出栏1头肥猪平均盈利34元。上半年,全国猪粮比价平均值6.97∶1,整体仍处于盈利水平;出栏1头肥猪平均销售收入1210元,盈利约118元。

3 用养猪效益形成产业秩序

2009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提出当猪粮比价达到盈亏平衡点开始预警,根据情况启动不同级别的响应机制,并根据猪粮比价下降的程度调整调控力度。根据该预案的三级响应,6月13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启动了国产冻猪肉收储工作,以\'不打压市场实际成交价格\'为原则,收储价格不低于各收储库点地区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同时,准备实施二级响应,即通过财政贴息的形式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和猪肉深加工规模。虽然收储数量有限,但作用确实不小。

生猪价格持续下行的趋势得到遏制。据农业部对全国470个农贸市场的价格监测,活猪价格从1月份的13.41元/公斤逐月下跌,5月份跌至9.24元/公斤,创25个月以来的新低。6月中旬以后,价格下降的趋势得到扭转。7月份第2周全国活猪、猪肉和仔猪平均价格分别为9.93元/公斤、16.02元/公斤和15.61元/公斤,其中活猪价格连续5周、猪肉和仔猪价格连续4周回升,涨幅分别为8.1%、4.3%和4.4%。虽然与今年最高点相比,活猪、猪肉和仔猪价格仍然相差26.0%、25.4%和22.9%,其中活猪价格还处于10元/公斤以下的低位,但价格的企稳回升非常及时,增强了养猪户信心,对防止过度淘汰能繁母猪、稳定全年生猪生产起到了导向作用。

近十几年来,生猪生产和价格呈现波动周期加长、波幅减小的趋势,且每一次波动均表现为增长性的波动。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目前的价格低谷期与2006年相比,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是没有出现肥猪卖难现象,也没有恐慌性地大量宰杀高产的能繁母猪。经历了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的养猪收入和产业服务的\'黄金期\',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增强,在三四月份的低谷期出现照常进行后备母猪补栏的现象,种猪销量不减,价格稳定。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对全国49家种猪场数据监测,今年上半年二元母猪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种猪价格处于1300元~1500元的正常水平。这说明,我国养猪产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专业,稳定的产业秩序已现端倪。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这使整个业界感到振奋。丹麦养猪很成功,但他们是\'工业养猪\',我们是\'农业养猪\',我们更多的要靠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而目前不可能像丹麦那样,高度的产业化,所有的问题都可产业内部解决。这一轮的波动给我们最大的警示是,在政策或市场看好的时候许多地方没有把市场预警当回事,没能有效控制生猪结构的走偏,使不该重蹈的覆辙重蹈了。因此,中央将\'市场预警\'作为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头一条措施,非常英明。大家都在期待生猪期货上市,但还是先把市场预警做好吧。储备调节从本质上说也只是导向作用,只有不断调整养殖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猪市场的供求平衡,建立稳定的产业秩序。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从目前生猪市场的周期特性和能繁母猪比重达10.8%等因素判断,预期年内生猪供应总量仍然不会明显减少,价格将随着下半年一些重要节日来临,以及经济加快发展带动消费增加而继续回升。从6月份监测6000个样本户的育肥猪结构看,20公斤以下仔猪、20~60公斤中猪和60公斤以上大猪的比重分别为35.64%、32.90%和31.47%;与5月份相比,仔猪比重稳定,中猪比重下降,大猪比重上升。由此判断,七八两个月生猪出栏充裕而肉类消费还在淡季,活猪价格即使有所回升也将继续维持低位,中秋与国庆两节期间生猪价格可能会明显回升。

但愿这一轮猪价\'过山车\'后,更多的人对怎么养猪也更加清楚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