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配置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鹤壁市不断开拓创新,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家畜。近年来,鹤壁市紧紧依托当地资源环境状况,经过积极深入地探索,最终把秸秆养畜作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首选途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培植典型和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带动,大力发展以奶牛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推动了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08年,全市奶牛、肉羊、肉牛等草食家畜的饲养量达到了180万头(只),建成永久性青贮氨化池900多个,容积80万立方米,年青贮玉米秸秆60.5万吨,相当于节省饲料粮10.8万吨,价值1.8亿元。用这些粮食可养32万头猪,或者2160万只肉鸡。
二、利用畜禽粪便开发新能源。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鹤壁市作为我省畜禽养殖密度比较高的省辖市,畜禽粪便的处理越来越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鹤壁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在规模养殖场户大力实施“沼气工程”或通过畜禽粪便的生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既生成了新的能源,又减少了面源污染,净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又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肥源,减少化肥施用量,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共建成100立方以上的沼气池78座,利用沼气建成了时发电80千瓦以上的沼气发电站5座,利用畜禽粪便建成有机肥厂15家。年可生产沼气380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3.2万吨标准煤。
三、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养猪。生态环保养猪是我省结合生猪发展实际、为促进生产健康发展而重点推广的模式。2008年以来,鹤壁市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广泛宣传发动、切实搞好技术培训、抓好试点示范、加大扶持力度等多种有效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了生态环保养猪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环保养猪示范场11个,发酵床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饲养生猪1万多头。
四、典型模式及典型企业。
(一)“秸秆青贮---奶牛养殖---食用菌种植”模式。富邦公司是一家集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为一体的企业,存栏奶牛800多头,年可生产各类乳品1.6万吨。富邦公司每年都要从周边农村收购近2万吨玉米秸秆作为青贮饲料,仅此一项,就可增加农民收入30多万元。公司还利用牛粪和秸秆发酵的混合物立体种植双孢菇,投资850万元建成500平方米的大棚30个,年可生产双孢菇300吨,创产值360多万元。同时,种植双孢菇的下脚料既可以用来养殖蚯蚓,作为奶牛蛋白饲料的生产原料,也可作为有机肥还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初步估计,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节能环保循环链条,每年能有效利用1200吨牛粪和周边2万亩农田的秸秆,在减少污染的同时,直接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
(二)“肉猪养殖-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裕丰公司占地1500余亩,拥有年出栏5000头商品猪场、年出栏60万只肉鸡场、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和1000亩现代生态示范园。公司把1000亩果园划分成50个“猪、沼、果”一体化的生态小区,每个小区包括20亩果园、一个年出栏400头生猪的猪舍、一个1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个80平方米的农户生态家园管理室,实行一个小区、一个经营户、一片果园、一圈猪、一个沼气池、一人一年一万元收入的“六个一”生态农业管理模式,每个生态家园年收入可达4万元。猪粪制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渣、沼液浇果园,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废物”,只有可供利用的资源。公司依托本场和周边大量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起了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资源利用转化增值。公司在猪场建设了一座500立方米的沼气池,使周围200户农民用上清洁、方便的沼气。通过几年的实践,裕丰公司已成为集循环经济观光农业、生态环保于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的综合性示范企业,走出了一条“饲料加工-畜禽养殖-沼气、有机肥生产-无公害果品生产-果品加工、储藏-标牌销售”的多级循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多层利用、多级转化、多次增值。
(三)“肉猪养殖-沼气-发电”模式。大用公司在北阳万头猪场投资300万元,建成了2个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2座时发电80千瓦沼气发电站,年可有效处理粪污3万多吨。沼渣、沼液用来种植大棚蔬菜,沼气用来发电,不仅可供猪场自用,还可提供给附近的鸡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