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猪、禽等畜禽及其产品市场回暖,价格回升,农民发展“秋养”的积极性正在激发出来,为迎接元旦、春节消费高峰,圆满或超额完成今年畜牧业生产任务和农民增收目标任务,华蓥市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结构,努力提高效益,
加强引导,调整结构。根据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突出重点,明确发展方向,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加大LY、YL二杂母猪和DLY、DYL三元杂交猪,罗曼、海兰褐(粉)等高产蛋鸡,乌脚大麻肉鸡、樱桃谷肉鸭等肉禽,西杂肉牛、波杂肉羊等优良畜禽品种的推广,进一步提高畜禽良种的覆盖率,增加畜产品产量和提升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积极鼓励引导业主、农民依托该市山地、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种草、果园种草、农田种草,促进肉牛、肉羊、肉兔等草食牲畜发展;利用“一江两河四溪”有利资源,大力发展“溪河鹅”、“流水竹林鸭”等水禽养殖;利用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放养的“果园鸡”、山鸡养殖;同时加快绿色健康无公害野猪、香猪、野鸡、肉鸽、鹌鹑等特色养殖业发展,力争2009年底特色养殖户达到30户。
抓住时机,适时补栏。利用目前畜禽及其产品价格回升,农户养殖畜禽过年的习惯等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户以猪、禽为重点,抓住时机补栏;加大对种畜禽场、畜禽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做好仔猪、禽苗的组织调剂工作,力争“户均增养1.5头猪、人均增养10只禽”,确保今秋补栏生猪10万头、增养家禽220万只目标任务的完成;动员群众,着力抓好林下、两季田等种草和草畜配套技术推广工作,力争全市秋季种植优质牧草0.5万亩,保证肉牛、奶牛、肉羊、肉兔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草食牲畜养殖所需。
科技推广,助农增收。畜牧部门组织和动员畜牧科技人员,深入联系户、养殖场,送技术、做示范、跑市场,把服务和帮扶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等形式,加大畜禽新品种和畜牧新技术的推广。以农户为重点,落实好科技助农增收工作,抓好科技联系户帮扶工作,在畜牧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联系户倾斜,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推广优质畜禽品种,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实际困难,千方百计使农民增收,力争科技人员联系户人均实现增收100元以上。
狠抓秋防,保障安全。当前,已进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重点防控期。各乡镇(街道)及市级相关部门早布置、早安排、早行动,保证疫苗的供应调配工作,强化免疫、防疗工作,落实“四不一处理”措施。要搞好基础免疫和消毒工作,推行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的免疫方法,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未免的、已过免疫保护期和新补栏的畜禽进行补免,免疫密度和圈舍消毒面要达到100%。加强免疫抗体检测,确保秋防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搞好疫情监测,加大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疫情监控力度,严肃疫情报告制度;强化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坚持“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的原则,一旦发现不明死因畜禽死亡的情况,坚决果断处置。抓好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切实做到检疫工作“四到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收购、转运、屠宰、加工、经营病害动物及其产品,逃避检疫和经营假劣疫苗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好畜禽产品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管,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
强化服务,促进流通。加大畜牧执法力度,加强屠宰和流通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私屠乱宰,确保畜产品安全;强化信息服务,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反馈信息,利用市场导向,正确引导农户养殖生产;采取多种渠道帮助养殖户拓展外销市场,努力扩大外销量。同时,鼓励和支持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畜产品外销,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养殖户之间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抗御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