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禽尤其是蛋雏鸡和肉子鸡均表现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双高现象”,而且一旦发病即有难诊断、难治疗的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双高两难”呢?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环境污染,野毒入侵 淘汰鸡、死鸡流入市场,鸡粪便到处乱堆等都会使环境带毒现象严重。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时,人们往往采用注射卵黄抗体进行防治,由于卵黄抗体的制备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不具备加工资质的企业,也都进行加工生产。在制备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受病毒的污染,从而出现带毒现象,一旦注射了这种卵黄抗体,不但疾病未治愈,反而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流行。
另外,如果鸡群受环境中弱毒的感染,即使进行疫苗接种也不会收到疫苗应有的效果。这也是鸡群打了疫苗还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雏鸡母源抗体差,继发感染 如果种鸡没有进行合理的疫苗免疫,就会造成雏鸡母源抗体差,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水平不断下降,当无抵抗力时,就会出现继发感染。如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就容易诱发大肠杆菌病等疾病的发生。
另外,各种防疫措施不到位,如初次疫苗免疫过早或过迟,也会影响母源抗体。过早,易影响母源抗体的水平;过迟,一旦受到外源性病原菌的感染就会引起发病。
不重视消毒措施,防疫意识差 疾病的发生分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做好消毒工作,能杀死传染源中的微生物,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综述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多,所以加强消毒,对养好家禽有很关键的作用。一般养禽场的消毒费用中预防费用与治疗费和用药费用的比例为1∶3∶6,用药费用较高,从而使养殖利润降低。但是三者的比例应以6∶3∶1为好。当人们的防治观念变成预防大于治疗时,兽药经销商就不能只为卖药而卖药了,更主要的是要做好服务工作,传播一种新的用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