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29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67

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普遍下滑,养殖户积极性严重受挫的情况,湖北省竹溪县畜牧兽医局组织20多名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深入中峰、龙坝、水坪、桃源等乡镇,走访了农户、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企业,就全县近几年来畜牧业生产发展形势进行了调研,并对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竹溪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取得的成效显著

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影响,近年来,农户、养殖场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生猪生产规模稳中有升,生产方式已由过去传统的家庭式饲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生产品种由传统的地方品种向二元杂交普通猪、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方向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产量迅速增加。

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近3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305省道沿线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迅速发展,仅2008年,全县就新建生猪“150”饲养模式36个、“300”模式8个;建设“1235”养羊大户5户,开工建设肉牛养殖企业1家。今年全县又兴起土鸡散养、牛羊养殖热潮。

生产质量不断提高 几年来,全县引进了优质肉猪良种1100多头,主要品种父系有新台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大约克夏、长白;母系有太湖、荣昌、双肌臀、PIC和约荣二元杂等。通过选育和杂交改良,品种性能明显提高。

政策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据统计,近3年来共争取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1500多万元。仅2008年就争取到位产业发展资金345万元,进行了2个万头猪场和一批规模养殖建设;争取到位动物防疫检疫建设资金87万元,进行6个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更新动物防疫检疫设备仪器,提高技术水平;争取到位能繁母猪财政补助和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200余万元;争取以奖代补资金400余万元。

发展的潜力仍然较大

可利用资源承载潜力大 据统计,竹溪县全年粮食产量1.5亿多千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变化,过去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现在60%以上都作为饲养畜禽的饲料,即每年有0.9亿千克粮食用做了饲料,另外每年还有0.3亿千克饼粕、糠麸等可用于饲料的农副产品,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方法和出栏重量计算,这些饲料可饲养出栏生猪80万头,而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31万头,发展空间很大。

内需市场消费潜力大 从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在收入较低时,居民消费以粮食为主,当收入水平处于由低向高的发展阶段时;粮食产品消费将逐步下降,畜产品消费则会急剧上升;当收入达到富裕水平时,粮食消费逐步稳定,畜产品需求就会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小康向富裕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30年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按人均年占有肉类食品100千克计算,竹溪县内需市场年可消费肉类食品3.6万吨。由于竹溪县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畜禽存栏出栏(笼)基数依然较低,要达到内部市场的供需平衡,尚有巨大的消费空间,加上依托品牌优势大量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畜牧业发展数量再翻一番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开发潜力巨大。

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市场发育不全 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仍是竹溪县当前养殖模式的主体,广大散养户不是以销定产,而是以市场价格为基准,使生产出现周期性反复波动。特别是生猪生产,如2007年底,全国性的猪肉市场短缺,市场价格一路上涨,毛猪价格最高达到了每千克18元,导致了“猪贵伤民”。为有效平抑价格,中央、省、市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相继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规模养殖财政以奖代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刺激了养殖业主的积极性,许多农户认为市场行情不错,因此集中投入扩大养猪规模,使全县散养农户生猪存栏大量增加。但今年元月份以来,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下跌,目前毛猪价格跌到每千克8元以下,按成本分析,当前每饲养出栏1头猪要亏损300元~400元,出现了所谓的“蛛网现象”: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对农户养猪积极性挫伤严重,又导致“猪贱伤农”。

关联产业发展滞后 畜牧业是一个承工启农的大产业,畜牧业发展离不开关联产业的推动,特别是饲料工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左膀右臂。但目前,竹溪县大型饲料生产企业还是空白,全价饲料的供应全靠外地购进,这种现状不仅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增加了饲料在运输中的附加成本,间接提高了养殖成本。另外,竹溪县畜产品加工业依然处在小作坊式的粗加工,精深加工企业还没有,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效果不明显。

疫病的威胁加大 当前竹溪县畜牧业仍以家庭养殖为主,缺乏环境保护和养殖业所必需的生物安全意识,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粪尿横流、蚊蝇成群、老鼠乱窜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已成为疫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来源。规模养殖户很大一部分不能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制度,而且引进品种时又不注重检疫,引种后又直接混群饲养,一般养殖户的自我防范意识更差。与此同时,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随意使用,疫病因子极易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控难度,疫病防控设备设施落后,经费短缺。

今后畜牧业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思路 根据县委提出的“发展分区域、区域分产业”的思路,按照“南边牛和羊、北边猪和禽”的产业区域布局,稳步发展生猪,突破发展牛羊,大力发展家禽,鼓励发展特种养殖。围绕区域和资源优势,着力建设畜牧产业板块。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生产行为,转变饲养方式,培植一批生态示范养殖园区和标准化的专业养殖场,提升养殖效益,推动全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迈进。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0万头,出栏45万头;牛饲养量2万头,出栏0.5万头;山羊饲养量5万只,出栏2.6万只;家禽饲养量220万只,出笼130万只;实现畜牧业收入6亿元。中期目标,到201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80万头,出栏50万头;牛饲养量2.5万头,出栏0.7万头;山羊饲养量8万只,出栏3.5万只;家禽饲养量300万只,出笼180万只; 实现畜牧业收入7.5亿元。远期目标,到202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出栏65万头;牛饲养量5万头,出栏1.5万头;山羊饲养量10万只,出栏4.5万只;家禽饲养量400万只,出笼250万只;实现畜牧业收入9.2亿元。

发展产业板块,实现特色突破

按照“南边牛和羊、北边猪和禽”的区域布局,生猪产业以蒋家堰、中峰、龙坝、城关、县河、水坪等乡镇为主;牛羊产业以鄂坪、汇湾、新洲、兵营、天宝、泉溪、桃源、丰溪、向坝等乡镇为主;家禽产业以蒋家堰、中峰、龙坝、城关、水坪、县河等乡镇为主,建设“四大产业板块”。

发展优质生猪生产板块,养殖小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以“兴科”、“益盛园”生猪养殖企业为核心,走“公司+养殖小区+农户”的路子,建立100万头优质瘦肉型生猪产业板块,同时在百里长廊沿线乡镇建立竹溪黑猪产业带,建设生态养殖区和庄园式养殖场,使之成为全县生猪养殖亮点。

建设优质肉牛生产板块,养殖模式实现新突破 以十堰欣雨置业有限公司和星成繁育养殖场为龙头,建设5万头优质肉牛生产板块。大力推广“托牛所”、“肉牛生态园区”、“庄园式牛场”的饲养模式。

发展优质土鸡生产板块,生态养殖实现新突破 以“绿园”、“诚信”规模养鸡场为主,建设400万只生态鸡板块,同时充分利用果园、茶园、荒坡地,大力发展土杂鸡养殖,形成地方特色生态鸡。

发展优质羊生产板块,草地畜牧业实现新突破 以放牧形式为核心,在二高山建立生态羊生产区,建设肉羊杂交改良生产区,实施标准化养殖,鼓励企业建立育肥基地,力争到2020年,山羊饲养量达10万只。

探索稳定价格机制

提高养殖户发展的积极性

一是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推行期货,创新订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实行“先卖后养”。二是建立政府肉类储备制度,在肉价大幅下跌时,政府采取保护价收购储备,保护养殖户不因价格下滑遭受较大损失。三是进一步稳定和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和加大对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提高养殖户发展的积极性。四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深加工是肉类产品储备的最有效形式,经过精深加工能够延长消费时限,能有效缓解市场供给过剩。五是加强对养殖行业信息引导,让养殖户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准确判断未来市场行情变化趋势,根据行情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六是争创自己的特色品牌,发展外向市场。

落实工作措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 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是要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围绕支柱产业培育和进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二是要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以鲜明的特色、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资本、民营资本投入畜牧业。三是要协调金融机构组织安排好支农信贷资金,用足用好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加大资金投放和管理力度,为养殖大户提供资金支持。四是要大力推广以生猪“150”等为主的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标准化小规模养殖模式,鼓励发展牛羊、土鸡散养,通过财政筹措资金,继续给予“以奖代补”政策扶持,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向畜牧养殖业。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一是要加强科技培训,加快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二是要立足本地特色,大力开发竹溪黑猪、土杂鸡资源,打造竹溪绿色生态畜禽产品品牌,以特色求市场,用特色创效益。三是要抓好畜禽疫病防治和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网络,强化专业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提高动物疫病防治和畜产品质量监测能力。四是大力推广畜禽养、防、管、治新科技,推广普及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配合饲料、生料干喂、分段饲养、种草养畜、秸秆氨化以及畜禽疾病的综合防治等畜禽饲养综合配套技术,使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健全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稳定基层服务队伍,进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激发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热情,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通过系统培训,建立一支精干、过硬的动物疫病防控队伍,配备必要先进的设备设施,使其胜任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检疫、监督、疫病监测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防检人员的职能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