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广元市元坝区应对生猪市场低迷出实招见实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10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47

目前,全国生猪市场处于低谷时期,老百姓的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国家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元坝区委、区政府面对低迷的生猪市场行情,冷静分析,认真研究,调整策略,加强引导,加大宣传,积极应对生猪市场变化,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全区生猪养殖户信心稳定,生猪产业稳定向前发展。1至6月,全区生猪出栏达31.15万头,实现猪业总产值3亿元,分别占畜牧业和农业总产值的86.3%、42.3%,生猪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和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

一、提早谋划,抢抓市场发展先机。我们通过对生猪市场多年走势分析,早在2008年下半年,就响亮提出了生猪市场行情将由异常高峰走入低谷的预警,并通过会议、网络、电视及定期市场分析会等形式,向广大养殖户及时传达这一市场信息,警示养殖户把握好市场机遇,及时出栏,谨慎补栏,更新品种,加强基础设施改造,使全区广大养殖户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把握市场起伏。同时,每月通过各级畜牧部门和网络向广大养殖户及时传达市场走势,让他们随着市场的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截至目前,全区共召开生猪市场行情分析发布会3次,印发生猪市场行情分析报告3篇(次),编辑猪业形势专刊两期,并通过“元坝畜牧”网站每天及时采集、更新和发布猪业行情形势信息,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生猪市场走势。

二、保护母猪,启动生猪换种工程。今年,全区明确制定了充分利用市场低谷价格下滑和种猪市场疲软的良好时机,在保护好稳定好现有母猪群基础上,大力实施“生猪换种工程”,实行淘汰一头母猪,引进、选留一头母猪的淘汰补给机制。积极通过向上级争取母猪换种补贴、项目引种、灾后重建等政策扶持,启动年引进换种LY、YL、PIC等优质母猪5310头的换种计划,对引种母猪每头补助100—200元,目前全区已累计引进优质母猪2312头。开展关心母猪、关爱母猪行动,防止母猪贱养,确保母猪的繁育配种能力,确保能繁母猪总量不减少。同时,狠抓生猪良种繁育场建设,在继续加大对川北玉田种猪场规范建设的基础上,新培育出白果恒鑫、虎跳鑫源等3个外二杂母猪扩繁场,引进业主在元坝镇大坝村投资1500万元,新建川北最大PIC父母代种猪场,为全区生猪换种升级提供了种源基础。建设人工授精站65个,其中启动标准化人工授精站建设20个,实现了“房屋标准化、公猪良种化、设备新型化、操作规范化”的建站要求,全区饲养种公猪334头,其中杜洛克136头、皮杜66头。目前,全区能繁母猪存栏5.57万头,瘦肉型猪普及面达到98%以上,其中生猪外三元杂交面达40%以上,内四元杂交面达50%。

三、调整策略,开展设施猪业普及年活动。积极动员养殖户及时出栏,引导那些仍在等待观望而不肯卖出早就该出售的生猪,尽力减少他们的损失,及时调整母猪配种计划,减少生猪存栏量,减轻养殖户的压力;科学指导生猪饲养管理,调整饲料方案,积极种植优质牧草,努力降低生猪饲养成本;加强生猪常规防疫消毒和饲养管理工作,减少因疫病死亡加重养殖户的损失。同时,围绕培育生猪养殖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以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为主的标准化圈舍建修技术,积极推广母猪高位产床、限位栏、仔猪保育栏,提高现代猪业设施的使用率,不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程。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户2852户,其中50-100头户2075户,100-500头户362户,500-1000头大户228户,1000头以上场(户)187个。发展养殖小区108个(新启动小区23个),其中建成卫子沈家阁、石井金岚铺、太公大树、张家刘庄等15个标准化示范养殖园区,全区规模养殖占到出栏总量的60.52%,现代畜牧设施设备普及率65%以上。发展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352户,6.85万㎡,新建养殖户推广面100%,实现了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四、内引外联,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依托网络、企事业商业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元坝生猪品种优势、生态优势、质量优势,在立足区内生猪加工企业加大生猪收储的同时,引导生猪流通业主积极向外推销和推介元坝生猪,运销元坝生猪,并积极动员区外加工企业收购区内生猪,使元坝生猪价始终比周边县区高出0.6-1.00元/公斤,促进了全区生猪稳定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